有關“9·11”事件受害人賠償的地理范圍本周宣布擴大到鄰近紐約唐人街附近的位置,這將讓此間華人廣泛受益。
《紐約時報》31日報道稱,聯邦政府撥款設立的“9·11受害人賠償基金”重新考量賠償范圍的地理區域,進一步擴大了這一范圍。
原先的賠償范圍最北面只劃到紐約市政廳北邊的里德路,只與曼哈頓唐人街擦邊。但是擴大以后的范圍最北到達貫穿華埠中心地帶的堅尼路,廣大華埠包囊在內,其中華人將可申請有關賠償。
這一賠償基金的特別管理者希拉·本鮑姆本周宣布了上述賠償區域的變化,新規定將從10月3日開始生效。
本鮑姆宣稱,她本人與該區域的數百住戶、工作人員及應急人員交談后,認真聽取他們的建議和想法,做出了上述改變。
經歷多年辯論后,國會于去年底通過“扎德羅加法案”設立這一賠償基金,意圖讓在“9·11”事件中冒著生命危險參與救援行動的民眾獲得幫助,有些人因為當時暴露在有毒粉塵、氣體或煙霧中而得病。這一法案也正是以紐約一名探員的名字命名,這名探員在2006年因患呼吸道綜合癥去世。
代表曼哈頓下城的紐約市華人議員陳倩雯對此舉表示稱贊。不久前她也曾呼吁擴大有關賠償的地理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