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力而言,美國無疑是互聯網超級大國,它有能力左右互聯網的未來。我們對美國自家的事很少做道德評價,但美國卻一直喜歡將自己置于道德高地指責別人。自由和人權是美國對外道德戰的兩把匕首,美國尤其喜歡拿這兩把匕首扎中國。然而,此次美國的“棱鏡門”事件表明,美國不是網絡安全的衛道士,它的自由和人權也只是對外推進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工具而已!
網絡安全是當今人類社會共同關注的一個新領域。然而,美國在網絡安全的雙重標準簡直令人大跌眼鏡。大家都知道,就在今年2月18日,美國網絡安全公司曼迪昂特發布了《APT1:揭露中國網絡間諜單位》報告,并以網絡衛道士的形象對中國進行了口誅筆伐。然而,6月6日,美國中央情報局前雇員斯諾登向媒體曝光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多個監控公眾隱私的高度機密項目。根據斯諾登的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代號為“棱鏡”的秘密項目,直接接入蘋果、微軟、谷歌、雅虎等9大互聯網公司的中心服務器,針對境外非美國人搜集情報,用戶的電子郵件、在線聊天、信用卡信息等都無密可保。斯諾登此舉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美國網絡衛道士的身份立刻遭到世人的懷疑和指責。
“棱鏡”項目始于小布什時期,美國情報機構在九家美國互聯網公司中進行數據挖掘,從圖片、郵件、文檔等信息中分析個人聯系方式。這項高度機密的項目自2007年實施以來從未對外公開過。通過接入互聯網公司的中心服務器,情報分析人員可直接接觸所有用戶的音頻、視頻、照片、電郵、文件和連接日志等信息,跟蹤互聯網使用者的一舉一動以及他們的所有聯系人。過去6年中,該項目經歷了爆炸性增長,眼下國家安全局約七分之一的情報報告依靠這一項目提供原始數據。上述報道在美國社會引起軒然大波,奧巴馬7日在訪問加利福尼亞州期間緊急出面“滅火”。他強調,這一項目不針對美國公民或在美國的人,目的在于反恐和保障美國人安全,而且經過國會授權,并置于美國外國情報監視法庭的監管之下。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詹姆斯·克拉珀8日晚說,這一泄密行為對美國情報搜集能力造成了“巨大而嚴重的損害”。
“9·11”事件之后,美國通過《愛國者法案》,美國人為了反恐的需要,自愿犧牲一部分隱私權。因此,奧巴馬拿出的理由是“不能在保持百分之百隱私的情況下,獲得百分之百的安全”,但這個理由只對美國人適用。對非美國人來說,隱私權被美國安全部門侵犯則更是無辜,他們完全沒有義務為美國的反恐戰爭埋單。直接接入中心服務器的蘋果、微軟、谷歌、雅虎等9大互聯網公司的中國用戶以億萬計,他們很可能是被美國為一己之私侵犯權益的最大受害群。美國政府網絡入侵中國網絡至少有四年時間,有數百個目標受到美國監控。美國針對中國內地和香港的竊密行為是完全非法的,也再次證明了此前美國炒作中國“網絡威脅論”是賊喊捉賊。據愛德華·斯諾登爆料稱,美國國家安全局在全球的黑客行動已經超過61000項,而且美國政府自2009年開始入侵香港和中國內地的電腦,目標有數百個!
近一兩年,美國不斷以受害者姿態指責中國黑客入侵。網絡空間是主權國家在領土、領海、領空和太空之外的“第五戰略空間”,成為主權國家賴以正常運轉的“神經系統”。鑒于網絡空間安全的重要性,美國除了加強其網軍力量的建設外,還對中國進行了長達數年連續不斷的“中國黑客攻擊論”渲染,并大有愈演愈烈、招招狠毒之勢。此前,美國國防科學委員會曾指出,美國很多先進敏感的武器設計遭到了黑客攻擊,并將攻擊對象指向中國。從2010年奧巴馬政府公布的《國家安全戰略》、2011年2月公布的《國家軍事戰略》、到2011年5月公布《網絡空間國際戰略》、2012年公布的《維持美國的全球地位:21世紀的防務重點》,始終貫穿著網絡威懾理論。
曼迪昂特網絡安全公司歷時6年追蹤141家遭受攻擊企業的數字線索,出臺了這份意在抹黑中國軍隊《APT1:揭露中國網絡間諜單位》報告,特別是在一些相關技術問題較詳細地披露了中國軍隊網絡力量的具體事項,可見美國已經較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中國情況之具體。這是美國通過發布報告來告誡人們,“當有必要時,美國將以‘對待其他任何形式的國家威脅’那樣應對網絡空間敵對行動”。因為美國在網絡空間方面擁有絕對的主導地位和優勢,擁有一批IT巨頭企業和主導產品,思科的交換機、英特爾的處理器、微軟的視窗、谷歌的搜索引擎等等,都在全球占據壟斷地位,13臺互聯網根服務器中有10臺在美國。這是美國在網絡空間秉持“網絡威懾”的實力和后盾。美國這樣做實質上是為自己的網絡戰打掩護,是美國對中國實施網絡威懾新戰略。
每個國家都在依據各自的國家利益和國家能力做決策。研究近幾年來白宮、國防部發布的相關官方文件我們不難看出,美國政府在向世界傳播一個信息:我們有能力確保美國的網絡空間安全,并充分掌握來自包括中國在內的任何網絡攻擊行為的詳細來源與技術手段,一旦美國政府要采取反擊措施,后果將十分嚴重。從這個角度就可以理解為什么曼迪昂特公司報告中的相關技術問題披露的如此詳細;ヂ摼W技術的發展正在重塑社會、政治乃至國家關系的各種邊界。同時,互聯網已經成為一片混戰、弱肉強食、誰都緊張不安的叢林。就能力而言,美國無疑是互聯網超級大國,它有能力左右互聯網的未來。我們對美國自家的事很少做道德評價,但美國卻一直喜歡將自己置于道德高地指責別人。自由和人權是美國對外道德戰的兩把匕首,美國尤其喜歡拿這兩把匕首扎中國。然而,此次美國的“棱鏡門”事件表明,美國不是網絡安全的衛道士,它的自由和人權也只是對外推進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工具而已。(李大光 國防大學軍事后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