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隨東部某省一名廳長深入基層調研,在與當地群眾交流時,這位領導在問了“家里幾口人”“收入怎么樣”“有沒有什么困難”等幾個簡單問題后,竟不知如何繼續交流下去,最后在身邊人員的圓場下尷尬收場。(8月4日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這位廳官倒是很坦誠——“說實話,在機關待得久了,跟群眾打交道確實少了”,領導干部應該都不是嘴拙之人,平時開會、作報告時總是“滔滔不絕”,所以“無話可說”這種情況的出現真是奇跡,可“新鮮事”還真就這樣發生了。
領導干部面對群眾“無話可說”,就說明領導干部與群眾之間產生了“隔閡”;作為領導干部,不了解基層情況,調研沒有做好功課,說明平時聯系群眾比較少,沒有把密切聯系群眾當成工作的重點,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對群眾的“不用心”。
不會與群眾溝通交流,不僅僅是與群眾打交道多少的問題,更是沒有找準自身定位的問題。沒有了解基層群眾的實際情況,沒有和群眾進行溝通,也會導致政府在制定政策時缺乏依據,進而脫離群眾。
領導基層調研絕不是走過場,是要真真正正俯下身,用心調研做實事,如果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或是把調研當成放松,這樣去調研還有什么意義。希望領導干部都能夠真正做到重視群眾,了解群眾,努力幫助群眾解決困難,這樣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