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倡導“理財要趁早”,“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但是往往忽略了理財中的各種風險,一旦投資者盲目跟風購買,虧損的幾率仍然是很高的。所謂實踐出真知,只有讓理論輔助實踐,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個定律是PE鐘擺定律
這一定律主要運用于股市。PE是我們常說的市盈率,這一定律是指在一個考察期 (通常為12個月的時間)內,股票的價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通常為衡量股票投資價值的一種動態指標。一般來說,一只股票的PE具有某種規律,即往往變化波動的最高和最低峰值只在一定范圍內,如果用PE的高低來設定一個區間,低的時候是10倍甚至幾倍的PE,高的時候是30倍到60倍的PE,就像簡單重復的鐘擺,所以將這種具有一定規則的現象稱之為PE鐘擺定律。了解了這個定律,再加上足夠的耐心,長期加以觀察分析,就能摸清股票曲線變化的規律,從而輕松躲避陷阱實現低風險理財。
第二個定律是二八原則
二八原則一般指將用于進行中長期投資理財的金額,其中的八成用于基金定投或貨幣型基金的投資上,另外兩成用于風險較高、變化波動較大的債券股票中。這樣風險就被巧妙分散開來,即使股票投資出現損失,穩定的低風險理財基金收益也能夠及時予以彌補,從而將損失降到最低。說白一點,就是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但是要怎么放,主要看哪個籃子更容易保護雞蛋。
第三個定律
叫做三分資金分配法
就是將除了儲蓄之外其他用于理財投資的資金分成三份:流動資金、使用預定資金和生利性資金。其中,前兩種資金也可以通過儲蓄和短期理財產品的形式來準備。這條定律被譽為是無論個人理財還是家庭理財最合理的資金分配方法。具體來說,流動資金主要是用于生病、災害等各種意外性突發事件準備的資金,可以馬上變現投入使用,因此這部分資金可以以活期、定期儲蓄等方式存在;使用預定資金是指在5年或一定年限后計劃使用的資金,比如買房、裝修、買車等,可以投資在國債、累積性定期存款以及分紅基金等中長期、回報率較高的金融產品上,屬于穩定性低風險理財方法;而生利性資金是指預計10年不可能動用的資金,可以用于投資股票、債券、外匯等高收益產品。在投資時,最好設定金額上限,以保證有部分剩余資金可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