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侯德強 周立民)初春的高原暖陽照耀在神秘恢弘的寺院經堂,經堂里身穿袈裟的僧人學員正在講經師的帶領下念誦佛經,余音繞梁,平和而渾厚。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森多鄉的魯倉寺是一座有著百年歷史的藏傳佛教寺院,寺院以學習經文為主,并設有嚴格的考試制度。
資料圖片:2007年10月18日,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院長嘉木樣活佛(右一)向學員授予象征學識和榮譽的“拓然巴”高級學銜證書。 新華社記者唐召明攝
今年23歲的魯倉寺僧人次成是森多鄉日茫村人,進寺學經時間已長達9年。“在寺院學經期間,家里的經濟狀況一年比一年好,對自己的生活資助也逐年增多。”由于魯倉寺是學經型寺院,僧人不能出寺化緣,學員的生活來源主要依靠當地政府和家人的資助。
“家中的生活越過越好,我才能在寺院潛心學經。”次成介紹說,父母都是當地牧民,全家現有400多只羊,100多頭牛,還有幾匹馬。
次成的愿望是5年后學經期滿,他就到其他寺院擔當經師或繼續深造。在學經的向佛之路上,他沒有生活來源上的顧慮和擔心,因為“家里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好”。
家住森多鄉完秀村的魯倉寺僧人加羊益西進寺已有7年,家中父母、兄弟都以放牧為主業,全家每年超過3萬元的經濟收入完全可以資助他完成學業。“家里人依靠政策發家致富,我們僧人才能在寺院一心向佛學經。”
“作為學經型寺院,全寺應當排除紛擾,著力培養持戒、守律的僧人學員。”魯倉寺寺管會主任尼爾倉活佛介紹說,近年來,全寺僧人由原來的不足百名發展到現在的300多名,是目前貴南縣僧人最多的藏傳佛教寺院。
貴南縣委副書記仁貝介紹說,近年來,在國家發展藏區政策的扶持下,貴南縣重點發展畜牧業、草產業、水電和特色文化產業,當地農牧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2008年全縣農牧民人均純收入超過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