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休閑用品:從“制造”走向“創造”
對于禮品企業來說,研發似乎總是比較“吃虧”。好不容易想出來的創意,很快便有模仿者跟風。很多禮儀用品企業因此而不愿向研發投入過多的人力和財力。可如此一來,行業的成長空間何在?
首次登陸文博會主展場9號館的“中國禮儀休閑用品創新設計展”,將展現中國禮品業從“制造”向“創造”轉型的發展趨勢和從一家“吃虧”到全行業“互動”的歷程。該展館以“禮品承載文化,休閑改變生活”為主題,分設9個展區,展品涵蓋工藝美術品、漆線雕、紅木禮品、家居裝飾品、空氣粘土、毛絨玩具、燒烤叉、電子鐘、圣誕飾品、徽章、臺掛歷、筆記本等50余個品類。
據禮品展主辦方中國禮儀用品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一直以來,創新和品牌是中國禮儀用品從制造向創造轉型的兩大軟肋,但行業要持續發展,只有在掌握生產技術和資料的硬件基礎上,打造自主創新和品牌的軟性價值體系,才有望實現向“中國創造”轉型。本屆禮品展上,參展企業都將帶來自主設計的全新產品。
據悉,中國禮儀用品工業協會設立的“中國禮品休閑用品采購中心”將落戶北京,搭建文化禮品、休閑用品國內團購和國際采購的行業服務平臺。展會期間,采購中心將在現場組織禮品電子貿易體驗活動,同時還將有行業禮品設計大師與企業的對接簽約活動。
展會期間,由中國禮儀用品工業協會甄選的“中國禮品休閑用品設計大賽”部分獲獎產品將設立專區展出。參賽作品來自北京、深圳、福建、浙江等省市,以及比利時皇家藝術學院、日本大阪伊丹美術學院和臺灣實踐大學等16所境外高校的部分作品。
展覽會還特別組織一批出口休閑產品,供現場觀眾參與體驗,包括休閑運動車、庭院帳篷和野營帳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