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2月4日訊:據(jù)臺灣媒體報道,圣嚴法師3日病逝,他出生江蘇,出家后從軍,來臺后2度出家,40歲赴日獲博士學位,創(chuàng)法鼓山,倡心五四運動及心六倫觀念,并獲選為400年來對臺灣最具影響力50位人士之一。
據(jù)報道,法鼓山創(chuàng)辦人圣嚴法師,1930年誕生于江蘇一戶農(nóng)家,俗姓張,14歲在狼山廣教寺出家,當時只有小學四年級的學歷;圣嚴自幼身體不好,1949年他從軍入伍,由上海搭船來臺,1959年,他30歲時結束10年軍旅生涯,于東初老人座下再度出家。
圣嚴在二度出家后,前往高雄美濃山區(qū)潛修6年,勤研經(jīng)藏,并完成9種著作,奠定日后弘揚佛法的基石。但為提高佛教地位及僧眾素質(zhì),他40歲時毅然赴日本留學,1975年獲取東京立正大學博士學位后,歷任臺北文化大學、東吳大學等校教授。1977年東初老人圓寂,奉老人遺命返臺接掌中華佛教文化館、農(nóng)禪寺法務,1978年,任“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所長。
圣嚴于1989年創(chuàng)建法鼓山,歷經(jīng)16年建設,法鼓山在2005年落成。圣嚴還提出“心靈環(huán)保”觀念,推動“提升人的品質(zhì),建設人間凈土”的理念,接著提出“四種環(huán)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觀念等。他在1998年獲天下雜志遴選為400年來對臺灣最具影響力的50位人士之一。
2006年,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qū)大殿舉行“第二任方丈接位大典”,正式將方丈職位交付果東法師。圣嚴弟子眾多,不論是政治人物還是明星都有,例如國際巨星李連杰及林青霞都是,而陳水扁也曾會見圣嚴請求開示,顯見其在臺灣社會的影響力。
圣嚴法師在前兩年的除夕撞鐘活動都出席參加,并給予信眾新春開示,不過今年因身體因素而改由錄像方式給大家開示,他還以勉勵大家用“心五四”、“心六倫”創(chuàng)造快樂、擁抱幸福,要大家“心安就有平安”。圣嚴還特別提出,2009年是很有希望的一年,只要有信心,就可以在失望中看見希望,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創(chuàng)造快樂,在不景氣的年代里擁抱幸福。如今圣嚴法師圓寂了,但他的開示話語仍停留在社會大眾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