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00617355728525325.jpg)
來自江蘇揚州的民間工藝大師正在展示雕版術 攝影:張海峰
![](./W020100617355730298124.jpg)
來自蘇州的繡娘在繡梅花鹿 攝影:張海峰
正值上海世博會江蘇活動周,這兩天,江蘇館迎來了觀展人流高峰。江蘇省副省長張衛(wèi)國介紹,江蘇館一直是省區(qū)市館中最熱門的展館之一,開幕40多天已接待近百萬游客。而前來江蘇館的游客中,很多是沖著鎮(zhèn)館之寶“螳螂白菜”而來的。
“玉色臨風美女嬌,半臥半醒自清高。不是螳螂來攀附,誰人識得個中妙!薄绑氚撞恕钡恼嫔恚且豢脕碜該P州凈重150公斤的玉雕白菜,長90厘米,高56厘米。這樣的體型,在玉雕中可以說是龐然大物了。湊近細觀,菜葉紋理好似天然形成,葉片徐徐舒卷,菜根粗須纏繞,攀附其上兩只螳螂更是畫龍點睛之筆,使整個作品自然靈動,生趣盎然。“螳螂白菜”的設計者是被稱為“白菜王”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江春源,整個雕刻過程耗時2年,目前價值超過億元。
除了近距離觀賞國寶,主題為“錦繡江蘇,美好家園”的江蘇館還有許多可觀之處。江蘇館的外觀由動靜組合式的兩層LED貼膜大屏風組成,總面積達到了370平方米,是國內使用的最大LED動靜屏幕。在這扇“大屏風”上,時而魚嬉蓮葉,禾舞綠野,一個個繁體蘇字在煙雨江南中合成,錦繡畫圖快速展開;時而碧波藍天,桃紅柳綠,芳香的茉莉在晴空下綻放;時而,大江東去,千帆競渡,一橋飛架,奔向大海,擁抱世界。整個江蘇館通過“蘇韻流芳”、“幽蘭雅韻”、“春華秋實”、“玉色臨風”、“物聯天下”、“七色光譜”、“江海經略”、“生命奇緣”和“錦繡江蘇”等主要展項,充分展示了江蘇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以物聯網、光伏、生物醫(yī)藥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yè)的現代發(fā)展成就。
江蘇館內,正中一棵“參天大樹”高高聳立,這是一棵名副其實的信息樹,共有13條枝杈,每一條枝杈上都掛著一臺LED顯示屏,連接著江蘇四個城市中的“全球眼”高清攝像頭。攝像頭的信號與電信網絡終端相連,游客可以通過屏幕,看到四個城市當地實時的場景,還可以通過手機和“信息樹”上的屏幕進行互動。除了這棵“螳螂白菜”,江蘇館內還展出了另外四件工藝精品——用蘇州雙層立體繡繡出的“拙政園之春”,用揚州漆雕雕出的“個園之夏”,用蘇州核雕雕出的“留園之秋”,以及用東海水晶雕出的“寄暢園之冬”。其制作工藝之精美,充分表現了這方水土滋養(yǎng)下,人們的智慧與靈氣。(朱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