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東莞市臺協會長葉春榮接受中國臺灣網記者的獨家專訪。(中國臺灣網 發)
中國臺灣網5月15日北京消息 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東莞市臺協會長葉春榮昨日接受本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東莞臺協將全力搭建政府與臺企溝通的橋梁,積極協助臺企轉型升級,拓展內銷市場。
搭建政府與臺企溝通的橋梁
目前全國有110多個地方臺協,有的臺協成立已近20年。20多年來,他們與各地政府打交道的過程中,為兩岸經濟發展、協助地方政府處理臺資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做了很多協調,成為重要的溝通橋梁。
在今年的廣東省政協會議上,東莞市臺協會長葉春榮提出了臺商關心的申辦臺胞證、投資第三產業等問題,之后,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與廣東省長黃華華會見了他與另外9名臺胞特聘委員,并最終促成了“支持臺資企業加快發展”、“支持臺資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和技術進步”等18條措施的出臺。
不久前,東莞市副市長江凌對東莞臺協表示高度評價,在金融危機下,東莞市臺協及時跟政府溝通,配合政府的轉型升級幫扶政策,幫助臺資企業轉型升級,使東莞絕大部分臺商企業能渡過危機。
積極助推臺資企業轉型升級
現年58歲、祖籍臺灣桃園的葉春榮是第一批到東莞的臺商,1990年就成立了公司,并于2007年11月27日當選為第八屆東莞市臺協會長。在他上任當天,就提出了推動臺資企業轉型升級的口號。“東莞有20多年的工業基礎,政府能力也大大提升,到了認真規劃的時候。所以我認為現在是轉型升級的合適時機! 葉春榮說。
葉春榮分析說,現在大陸的投資環境跟20年前已經很不一樣,如果還不做調整、做修正,那么就會跟產業脫節,就會被淘汰。其實早在2004年,葉春榮就開始布局,并于2006年開始實施轉型升級!爱敃r我們決定,在東莞的工廠不再擴充,而是要做精。我們陸續收購了一些批發商、貿易商,延伸產業鏈,使得工廠對總收入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小。所以,我們受到金融風暴的沖擊不大。”
針對臺資企業集體轉型升級中遇到的困難,葉春榮提出了“就地修煉”和“轉型不轉行”的口號!熬偷匦逕挕笔侵钙髽I通過提升經營能力、管理能力、競爭能力,解決自身轉型升級中遇到的問題!耙驗榕_商年紀大致都在四五十歲左右,對自身從事的行業已經有二三十年了,再轉行是一個很大的困難”,葉春榮又提出“轉型不轉行”,就是所從事行業不變,只是經營和管理形態上發生改變,他認為這也是最安全的應對危機的方法。
同時,東莞臺協還從臺灣引進了14個技術團隊協助臺企實現轉型升級。“這14個團隊曾經幫助臺灣本土的企業進行轉型升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葉春榮指出,這些技術團隊各有所長,企業可以針對各自的需求,有針對性與這些技術團隊合作,解決實際面臨的問題。
成立大麥客 拓展內銷市場
當前東莞臺資廠商仍以外銷為主,但內銷大陸的潛力極大,危機以后,臺企拓展內銷市場的熱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積極,葉春榮認為,首先要讓全國人民都知道“東莞制造”。在東莞臺協和東莞市委市政府的推動下,“2010東莞臺灣名品展覽會”4月下旬開幕,吸引了34萬6千多人參觀,參展的臺灣廠商都鎖定大陸內需市場為拓展目標。
“接下來,我們協會召集幾百家臺資企業集資三億港元成立批發大賣場,叫‘大麥客’!比~春榮進一步解釋說,大麥客的主要產品就是那些臺資中小企業沒有打響品牌的產品,或者為國外企業做代工的產品,大麥客將會對這些產品設置新的質量標準,統一以大麥客的品牌出售,包括紡織品、服裝、玩具、食品和日用百貨等多種品類,面向大陸市場做內銷。
不僅如此,葉春榮表示,今年4月底大麥客就開始運營,大賣場也將在年內開業,以后要從東莞開始發跡,希望五年內在全國二三線城市再成立10家大麥客公司。
感謝廣東省和東莞市的支持和幫助
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東莞市政府大力支持臺資企業進行轉型升級,出臺了許多幫扶政策。東莞市市政府還拿出六個10億元的科技專項基金,支持當地企業發展,每個“10億”都有一個特定的項目,其中有一個“10億”就是用于外銷轉內銷。葉春榮激動地說,“我非常感謝東莞市市委市政府,非常用心地投入精力和資金,協助臺資企業外銷轉內銷!
日前,廣東省政府推出了支持臺企發展、保護臺胞利益、加強粵臺經貿合作的18條措施,涉及“支持臺資企業加快發展”、“支持臺資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和技術進步”、“加大對臺商和臺資企業的服務力度”以及“加強粵臺交流與合作”等四個方面。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加強粵臺金融交流與合作”,而東莞市將繼續扮演先行先試的角色。
不久前,東莞市副市長江凌還表示,今年東莞將繼續執行去年的幫扶政策,并用更大精力,幫扶臺商企業渡過后危機時代。(中國臺灣網記者 肖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