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日 10月12日 關鍵詞:送行、發射、成功
5時30分: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出征儀式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員公寓問天閣舉行,溫家寶、李長春、羅干等中央領導為航天員送行。執行這次任務的航天員是40歲的費俊龍和41歲的聶海勝,分別來自江蘇和湖北,他們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的航天員。
5時35分:氣象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12日天氣良好,地面溫度2-3攝氏度,西北風6-8米/秒。
6時15分:執行任務的兩位航天員進入神舟六號飛船船艙,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準備就緒。
8時許,胡錦濤、賈慶林、曾慶紅、吳官正等來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聽取有關匯報,觀看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實況。
8時45分:溫家寶、李長春、羅干等來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飛行控制大廳觀看發射實況。
8時45分:航天員費俊龍報告15分鐘準備完畢。各測控點檢測完畢。
8時47分:航天員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陳炳德進行了通話。“感謝首長的關心和鼓勵。我們絕不辜負中央首長和全國人民的重托,精心操作,堅決完成任務。請首長和全國人民放心,堅決完成任務。”“祝你們圓滿完成任務,我們就在北京迎接你們凱旋,再見。”“再見。”
8時51分:北京航天飛控中心通報點火時間:9時0分0秒。
8時59分:火箭發射進入1分鐘準備。50秒、30秒、20、10、9……
9時0分0秒:發射神舟六號飛船的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點火成功。與發射神舟五號飛船的火箭相比,這枚火箭有75項技術改進。
9時02分:點火后第120秒,火箭成功拋掉逃逸塔。這是火箭的第一個分離動作。起飛前900秒到起飛后120秒內火箭如果發生故障,逃逸塔能將飛船和航天員安全帶走。
9時02分16秒:點火后第136秒,火箭助推器分離成功。4支助推器捆綁在芯一級上,相當于4支小火箭。
9時02分39秒:點火后第159秒,火箭一二級分離成功,一級墜落。
9時03分20秒:點火后第200秒,整流罩分離成功。
9時約10分: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火箭工作完成。分離點高度約200公里,距點火583秒。
9時12分:神舟六號飛船進入遠望一號測量船測控弧段時,航天員報告“太陽帆板展開,身體感覺良好”。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宣布:飛船正常入軌。
9時30分:長江二號USB(S波段統一測控系統)發現目標,航天員的畫面出現在大屏幕上。指控大廳內開始鼓掌。
9時33分:航天員打開面窗,揮手致意。地面醫監醫生首次與航天員通話。航天員向地面報告“感覺良好”時,北京航天飛控大廳內響起掌聲。
9時39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陳炳德宣布:“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9時43分:溫家寶總理講話,指出我國載人航天的豐功偉績,將彪炳于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
10時32分:神舟六號飛船已飛臨祖國上空。布設在我國最西端的喀什測控站向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報告,其測控設備已發現神舟六號飛船,并開始對飛船進行跟蹤測控。
10時32分:神舟六號飛船內的航天員在回答地面調度指揮員呼叫時,報告“飛船工作正常”。此時飛船正飛過祖國大陸上空。
11時05分:航天員向地面報告完成第一次太空進餐。
11時15分53秒:按飛行計劃安排,地面調度指揮員要求一名航天員開始休息。
12時07分13秒: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4艘遠望號海上航天測量船已布陣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預定海域,正對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進行精密測量與控制。
15時30分:飛船進入第5圈后,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已把變軌參數傳輸到飛船。
15時54分:飛船變軌從15時54分45秒開始,變軌發動機工作了63秒,64秒后進入平穩狀態。
16時50分:飛船運轉正常。費俊龍還輕松地玩手中的筆,系著繩子的筆在他面前飛來飛去。
17時29分:航天員打開返回艙艙門,聶海勝用手托著費俊龍的腳,幫助他進入軌道艙。
17時30分:費俊龍拉著一根帶子,站起身來,用力把返回艙和軌道艙之間的艙門拉開。
17時31分:費俊龍進入軌道艙,聶海勝向鏡頭豎起大拇指。
17時34分:費俊龍在軌道艙內,脫下壓力服,換上工作服,檢查設備,開始工作。
18時30分:獨自留在返回艙里的聶海勝也脫下了壓力服,換上工作服,拿著相機,正向軌道艙拍攝。
19時03分: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員醫監主任設計師李勇枝介紹,神舟六號飛船在軌飛行第一天,駕乘飛船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身體健康狀況良好。
21時32分:兩位航天員與家人天地通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