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嗓門改不了,出境游不文明行為多
“外國人很難根據外貌,將中國、日本和韓國的游客區分開來,但是只要看到游客的行為,就能一眼認出中國游客。”常年奔波于世界各地的商人成先生告訴記者,他身邊的一些朋友是通過不文明行為區分出中國游客的。
談到中國游客在出境旅游中的不文明行為,江西亞細亞國際旅行社境外部經理張昆說道:“有兩項不文明行為最常見,一是在公共場所大聲說話,一是隨處吸煙。”
此外,隨地吐痰、亂丟垃圾、隨意插隊、破壞環境等出境游中的不文明行為也為人詬病。
“特別是在餐廳候餐或者在前臺等待導游發房卡時,大廳里都充斥著我們團隊的聲音。”剛從韓國濟州島旅游歸來的陳女士告訴記者,當大伙突然停下說話時,周圍靜悄悄的氣氛,還蠻令人尷尬的,因為平日里習慣大嗓門了,大伙一時也改不了。
中國游客,令人又愛又煩
“在國外,當其他國家的導游談到有些中國公民旅游文明素質差時,我們是又想爭辯,又會覺得理虧詞窮。”江西光大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導游部經理祝金雁告訴記者,發現中國游客有不文明行為時,除了會上前阻止外,他們也覺得很難為情。
省旅游協會秘書長萬愷認為,不文明的出境旅游行為影響中國的形象,“每一個出境游的中國公民,就是一張中國‘名片’,在走出去看世界的同時,世界也在通過他們看中國”。
一些導游還告訴記者,中國游客在境外游中的不文明行為造成的不良形象,還影響到了當地的僑胞,使得他們被“貼標簽”。
當問到境外的當地人對中國游客某些不文明行為的態度時,有的導游告訴記者,大多數地方還是對中國游客很寬容和禮貌的,對中國游客的感情是又愛又煩。張昆認為,中國游客一方面拉動了旅游地的經濟,另一方面,由于游客的不文明行為,給旅游地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干擾。
記者在采訪中,也聽到一些對中國游客出境旅游不文明行為較為寬容的聲音。“我覺得,近年來出境旅游的中國公民的素質在提高。”南昌大學旅游系副主任曠天偉認為,在出境旅游中,中國公民有些行為是陋習,但有些行為是生活習慣,一時難以改變,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出境旅游,大家在學習和改變,這有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