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14日電 近日,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沈浩的先進事跡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網友們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沈浩同志的由衷敬佩。14日新華網特別邀請沈浩同志的四哥沈明儒,小崗村村民、“大包干”帶頭人嚴金昌做客新華網訪談間,向廣大網友講述他們眼中的沈浩。
[主持人]弟弟經常向您和家里的其他人說在小崗工作上的事嗎?
[沈明儒]那多了。
[主持人]您所知道的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
[沈明儒]我從1980年參加工作就是鄉鎮干部,所以他跟我聊的比較多。我父親去世得又早,所以他跟我說得比較多。尤其是他剛到小崗的時候,他本以為小崗村是全國的名村,感覺辦公條件應該很好了,結果他到了那里以后覺得和他想象中差得太遠了。小崗的很多經營項目到期也都撤回了,小崗20多年來群眾收入都還比較低,村容村貌和他想象得不太一樣。而他把小崗的思想統一以后,建好班子,在小崗做好改革。當他第二次搞改革的時候,受到的壓力比較大,因為小崗是“大包干”的發源地。也有媒體報道說老百姓不愿意交地,投資方也有意見,所以他的壓力也比較大。
[沈明儒]再一個就是合并大村以后工作壓力比較大,原來小崗村就四百多口人左右,而合并大村后人口擴大了很多倍,這么一個村要搞土地流轉,工作千頭萬緒,而且沒有地還要遷墳。早上不到天明業務就已經堆到了他的門口,他的壓力太大了,這時候他也會和我講。后來他也跟我說,我在小崗不干出成績來不行,小崗村村民現在愿意團結在一起致富了,就是我的成績了。再一個他說新農村建設發展到哪一步了都會和我說,他還會和我說搞了那些項目,什么什么落戶了。比如,最近又搞了規范教育基地,大學生村官培訓基地。每有一點成就他都會跟我講,他也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