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阻限兩岸交流 民進黨當局終將徒勞
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 題:阻限兩岸交流,民進黨當局終將徒勞
新華社記者王承昊
臺灣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日前稱,將推動相關“修法”,將臺灣民眾申領大陸居住證納管。這一做法,不僅公然剝奪臺灣同胞自由選擇的基本權利,損害臺胞正當權益,更暴露出民進黨當局對臺胞分享兩岸融合發展紅利的恐懼和阻撓限制兩岸交流的險惡用心。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年來,隨著大陸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選擇“登陸”求學、就業、生活,兩岸融合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有關部門制發的臺灣居民居住證,極大便利了臺胞在大陸的日常生活。擁有居住證,臺胞可以在大陸更便捷地乘坐飛機、高鐵等交通工具,更便利地入住酒店、辦理金融業務,還可以參加社會保險等,享有多項公共服務和權益,可謂是“一卡在手,便利無憂”。推出居住證,是祖國大陸落細落實臺胞同等待遇的一件好事、實事,彰顯祖國大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臺灣同胞。
政策好不好,臺胞最有發言權。邱垂正自己都承認申領大陸居住證的臺灣民眾越來越多,這恰恰反映出居住證對臺灣同胞來說是個實實在在的好東西。面對這一現實,民進黨當局不思樂觀其成、予民便利,反而試圖制造“寒蟬效應”,恐嚇、阻攔民眾。這種做法違背民意,不得人心。
民進黨當局之所以在一張小小的居住證上大做文章,依然是“逢中必反”的政治心魔在作祟。這些年來,從日常零食,到愛奇藝、淘寶等平臺,再到AI大模型、無人機等高科技產品,臺灣民眾喜愛的大陸產品和服務,都遭到民進黨當局的“莫須有”封殺。此次揚言“修法”納管大陸居住證,再次暴露其為一黨之私處處阻撓限制兩岸同胞走近走親的政治底色,更凸顯其對臺灣民眾親身體認大陸發展進步的心虛和恐懼。這種病態的執念,悖逆時代潮流,破壞兩岸正常交流,更讓臺灣同胞錯失發展機遇。
兩岸融合發展浩浩蕩蕩,人為設限終將徒勞。民進黨當局應認清現實,停止政治操弄,尊重臺灣同胞自由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而不是罔顧民意處處設限。大陸始終敞開懷抱,歡迎臺灣同胞來大陸逐夢、筑夢、圓夢,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走近走親、深化合作是大勢所趨,任何制造對立的做法都不會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