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無高風險區后的“媽祖故鄉”莆田: 臺企復工復產忙
(抗擊新冠肺炎)全域無高風險區后的“媽祖故鄉”莆田: 臺企復工復產忙
中新社福州10月5日電 題:全域無高風險區后的“媽祖故鄉”莆田:臺企復工復產忙
中新社記者 林春茵
截至10月4日24時,作為福建此輪本土疫情首發地,“媽祖故鄉”莆田市已連續10天本土確診病例“零新增”。與此同時,隨著仙游縣楓亭鎮霞橋社區和莆田市秀嶼區笏石鎮榮府一品小區調為低風險區,莆田市全域無高風險區。
從9月10日首現本土陽性病例到10月4日全域無高風險區,有感于當地抗疫速度之快的莆田多家臺企直言“遠超預料”。
“我原先預計最快要一兩個月才能復工。”臺企莆田達福塑料工業有限公司管理部部長林國威告訴中新社記者,目前工廠已經復產,這兩年海外工廠疫情停擺,訂單調整到福建工廠,戶外運動用品訂單激增20%,“整個行業的海外訂單為什么都在回流,這次福建疫情快速控穩就是答案。”
封閉了20多天后,莆田國道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的疫情查驗點自10月4日17時起恢復正常通行。臺商、莆田笏立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守岳,當天立即聯系物流車隊發送產品。
“我們一個月出20萬雙外貿鞋,價值約300萬美元;貨出不去,最多能撐一個月。”他笑說,現在尚未滿月,警報解除。
隨著當地員工陸續回廠,臺企福建基諾厚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莆田市秀嶼區笏石工業園的新昶多肽園項目重啟,生技廠、針劑廠、原料藥廠、質控實驗室等已運作起來。該公司質控中心實驗室的臺灣博士張善鈞說,該公司生產的抗癌多肽藥目標在于全球市場,大陸份額也很可觀。“我們用假期加班加點,把時間搶回來。”
“兩岸同胞一起克服了很多困難。”張善鈞說,在物流停運期間,臺籍干部和莆田當地員工一道,設法找車協調了制藥需要的特種氣體,還結伴去做抗疫志愿者,“明天(10月6日)秀嶼全域核酸檢測,我們又準備出動了。”
仙游縣城通往該縣鐘山鎮的防疫關卡已全部撤離,一車車臺灣甜柿從國家級仙游臺灣農民創業園往外送。此次疫情來襲,堅定了臺農們的轉型決心。
過去,臺農陳秀蘭360畝果場里單一種植臺灣甜柿,如今增加葡萄柚、橘柚多個品種,并往電商直銷轉型。陳秀蘭原本擔心只有兩個多月采摘期的甜柿熬不過“疫”考,但葡萄柚儲存期4個月,讓她有著滿滿的勝算。
“大陸抗疫真是頂呱呱,在甜柿銷售旺季到來前,仙游疫情就控制住了。”陳秀蘭坦言,品種還需更豐富,“我還是盯住電商主戰場”。
這兩年,在疫情大考下,兩岸經貿往來依然逆勢增長。數據顯示,福建現有1.1萬家臺商投資企業,臺商實際投資總額超過310億美元。2021年上半年,福建全省新設臺資企業702戶、同比增長24.9%,實際利用臺資19.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8%;閩臺間貿易額497.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4%。
專家分析指,兩岸經貿逆勢增長,尤以積極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福建為最,今年上半年閩臺經貿融合邁出更大步伐。
“大陸產業鏈、供應鏈成熟有韌性,‘世界工廠’確實無可取代。”深耕莆田28年的臺商李守岳親歷福建疫情防控和促進經濟發展,信心很大,“大陸做事有力道,我深有體會,大家也有目共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