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詩人忙于拍土樓!埥鸫āz
圖為詩人與土樓留影!埥鸫āz
“我想要一間方形的房子,在大氣邊緣;我想要一間圓形的房子,抵御外敵……”澳門青年詩人袁紹珊寫下的詩歌《土樓群》,在第31屆“青春詩會”的詩歌朗誦音樂會上被朗誦,為素有“土樓之鄉(xiāng)”美譽的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qū)留下一段詩壇佳話。
為期5天的第31屆“青春詩會”19日在素有永定落幕,來自海峽兩岸的15位青年詩人應(yīng)邀參會,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福建土樓”留下更多恒久傳頌的優(yōu)美詩篇。
“看完‘土樓王子’振成樓,印象很深,挺震撼的,很有生命力。”走進土樓景區(qū)采風(fēng)的袁紹珊顯得十分興奮,“有居民住在里面很好,土樓就像活的博物館,如果土樓里面沒有人氣也很沒有意思。”
雖來福建很多次,但袁紹珊第一次看土樓。袁紹珊說,“以前從臺灣那里了解到客家文化”,珍惜此次采風(fēng)活動,在永定了解更多的客家文化;參加此次活動要寫詩,所以創(chuàng)作了《土樓群》。
“青春詩會”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詩歌品牌活動,是青年詩人閃亮登場的舞臺與成長的搖籃,被譽為中國詩壇的“黃埔軍!。以“永定土樓?青春詩會”為主題的本屆青春詩會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詩刊》社、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等多家機構(gòu)聯(lián)合主辦,這是“青春詩會”第一次走進福建。
從1980年起,“青春詩會”此前已經(jīng)成功舉辦30屆。每屆推出的詩歌作品成為與時代同步的文學(xué)熱點,歷屆推出的眾多優(yōu)秀青年詩人,其中很多成為后來中國詩壇的代表人物。
參加本屆青春詩會的15位青年詩人,是經(jīng)過半年多的征稿和歷經(jīng)4輪的淘汰而遴選出來的,大多為年輕的“80后”。臺灣青年詩人宋尚緯也是其一。
宋尚緯是首個參加“青春詩會”的臺灣詩人,更重要的是,這次參會還帶著父親的囑托。宋尚緯祖籍河南,爺爺早年遷往臺灣。“臨走前,父親交代我,要多拍些照片,把永定美麗的山山水水帶回臺灣,讓他再看看。”
“未知的東西正好是詩人最好的創(chuàng)作源泉,相信土樓會是我未來創(chuàng)作很好的素材!笨釔墼姼璧乃,第一次來永定,對未知的土樓充滿好奇。采風(fēng)旅途中,宋尚緯邊參觀土樓,邊拿著相機頻頻摁下快門,“怪不得老爸來這旅游后,就一直戀戀不忘!
今年初,宋尚緯的父親第一次到永定旅游,但因為沒有帶相機,所以沒辦法留住令他動容的美麗山水;氐脚_灣后,父親通過網(wǎng)絡(luò)再加深了對永定的了解。得知兒子要參加“青春詩會”,就是到永定,他把自己的心事告知兒子!案赣H說,永定客家人是從河南一路南遷至龍巖的,所以說,我們還是一家人!
為圓父親的心愿,宋尚緯告訴自己,不僅要拍好照,還要好好欣賞土樓,認(rèn)真了解客家文化,回到臺灣后,要用最美的詩歌來歌頌土樓,贊美土樓。
第一次到永定,看土樓,詩詠土樓,成為這些青年詩人此行的一個共性。
“這里青山環(huán)繞,空氣很好,永定人熱情好客,真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薄80后”大陸詩人楊慶祥也是15位青年詩人中的一員,“會珍惜這次機會,不止用照片,還要用詩歌記錄這里的點點滴滴!
“永定土樓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是有文化積淀的地方,會激發(fā)年輕人的創(chuàng)作激情。”《詩刊》社常務(wù)副主編商震認(rèn)為,對一個詩人來說,土樓里藏有可探究的秘密,而這個秘密就是詩人要破解的詩性。(張金川 馬斌)
[ 責(zé)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biāo)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zhuǎn)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