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網友微評
@薛智之0616:創業創新時代,兩岸開展經貿合作,互相提供就業創業的機會,是“兩岸一家親”的生動體現。
@Galaxy_滄海一粟:“創客”是熱衷于創意、設計、制造的個人設計制造群體。在這方面,臺灣年輕人確實挺有優勢,也人才濟濟,且這也是未來年輕人創業的方向,帶給兩岸年輕人很大的合作空間。
@陳云淡:有關部門可以開個“兩岸創客聯盟”客戶端或公眾號,在“互聯網+”時代,讓更多有夢想有創意的年輕人集結在一起,相互啟發,彼此分享,既有腦力激蕩,又有心靈對話。
@Collefeat:大陸年輕人基礎扎實,臺灣年輕人思維活躍,一起創業可以優勢互補,關鍵要找到對接的項目并搭建相應的平臺。
@月隱云深處:我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想當“創客”并不容易,創新創業的過程需要資金扶持、規劃指導等,希望在這些方面政府、學校、社會能提供相應的信息和資源。
4 記者點評
前不久,阿里巴巴創辦人馬云設立百億新臺幣基金協助臺灣青年創業,在回答臺灣大學生的問題——“兩岸青年有何不同”時,馬云說,大陸青年是一想到就做,甚至還沒怎么想清楚就開始做了;臺灣青年是想清楚了才做。換而言之,對于大陸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臺灣青年躍躍欲試,同時又難免顧慮重重。如何快速便捷地獲取大陸的創業信息、克服兩岸貸款利率的高低差異、獲得亟需的創業輔導等,都是他們“登陸”創業所看重的。臺灣有先進的電子工業、文創產業、服務業……要吸引這些行業的優秀青年前來創業,就看誰先把巢筑好。 (記者 陳夢婕 李烈)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