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上旬,位于廣西欽州市欽南區臺灣農民創業園的欽臺農生態旅游農場里,蜿蜒起伏的坡地大面積種植著長勢喜人的鳳梨,池塘里種植的九品香蓮開出粉色花朵,樹葡萄、香水檸檬、蓮霧等30多種臺灣特色果蔬讓人仿佛置身寶島之中。
49歲的臺商史慶章是欽臺農生態旅游農場的主人,他是最早進駐欽南區臺灣農民創業園發展的臺商之一。欽臺農生態旅游農場規劃建設1700畝的特色果蔬種植、水產養殖區,以及300畝的騎馬、垂釣、餐飲住宿等休閑娛樂區和鳳梨酥加工廠。
作為廣西首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欽南區臺灣農民創業園今年以來相繼迎來30名進行投資考察的臺商,正逐步發展成為兩岸農業科技合作的新平臺以及桂臺經貿合作的新典范。
談及與欽南區臺灣農民創業園的結緣,史慶章表示“純屬偶然”。他說,自己多年前即到廣西投資置業,目前在廣西柳州、百色、欽州、防城港等地開有多家工廠,涉足有色金屬、再生資源發展等領域。
為了方便洽談業務和接待朋友,史慶章過去曾經專門在欽州開辦了一個茶莊。但不久后,有朋友表示厭倦了都市生活,工作之余想到郊外“解壓”,讓史慶章萌生了開農場、當農民的想法。
“辦農場的初衷只是為了方便接待朋友和洽談業務,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史慶章笑言,他先后投入9000萬元人民幣發展農場,成立了欽臺農生態休閑農業公司,雇傭百余名農業專家、技術工人等,配套先進的農機、水肥噴灌一體化灌溉設施,并建起專門的育苗基地和無公害肥料廠。“其他工廠的工人都在‘吃醋’,說我把財力和精力都放在農場上!
史慶章的農場創業并非一帆風順。由于在農業領域屬“門外漢”,史慶章走了不少“冤枉路”,這也促使他下決心慢慢摸索構思,最大限度利用土地實現農場經濟效益和觀賞價值雙贏的路徑。
除了利用鳳梨種植區兩米的隔離帶空地搭建數百米長的木棚種植百香果外,史慶章還巧用空間在鳳梨地上套種香水檸檬,并按季節時令添種果苗,旨在讓農場四季都能出產水果。同時,將果皮、生活污水經過無害化處理后,混入魚內臟等下角料中制作果樹水肥,解決了農場的污染問題。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