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北論壇基金會主辦、銘傳大學協辦的汪辜會談20周年紀念座談會28日在臺北舉行。兩岸代表性人士、會談親歷者、學者與會,充分肯定汪辜會談的歷史地位和重大意義,就進一步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提出建言。
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主任孫亞夫在座談會上發表了演講。他說,汪辜會談是兩岸關系發展的產物,具有重大的歷史地位,取得寶貴的成果。這次會談最主要的精神財富,是揭示了以對話代替對抗、以協商促進合作的意義,雙方確立共同的政治基礎,即可以通過商談逐步解決問題,改善發展兩岸關系,造福兩岸同胞。
孫亞夫指出,從汪辜會談之后20年兩岸關系歷史過程,可以得出一個最基本的結論:兩岸關系不論遇到什么磨難總是要發展的,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大勢所趨;也可以得到一個最重要的啟示:發展兩岸關系必須反對“臺獨”,進行兩岸商談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
他表示,兩岸關系已經開辟出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未來的進步具備更穩定的基礎、更有利的條件、更強勁的動力。面對各種因素都對兩岸關系產生正反兩方面影響的復雜情勢,應當看出主導的、趨勢性的、進步的因素是什么,看出它們終將壓倒非主導的、暫時性的、落后的乃至反動的因素,從而作出正確判斷。從上述以往20年歷史走向看到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潮流,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是推動這個潮流,是置身這個潮流之外,還是站在這個潮流的對立面,將決定政策選擇。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