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美國最近公布的一次P-8在南海偵察時的畫面。
“美方一再呼吁中方增加透明度,坦率地說,這就是提高透明度的一個例子。”美國《華爾街日報》27日報道說,在中國發布《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之后,美國五角大樓首席發言人沃倫這樣表示。但同時,美國國防部重申將繼續在南沙島礁附近進行偵察活動,稱此舉是為了維護相關區域的航空和航行自由。當地時間26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杰夫·拉什克也使用這一基調回應中國國防白皮書說,美國將繼續促請中國在軍力和意圖方面展示更大的透明度,但認為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工程引起局勢緊張。
“中方是在自己的主權范圍內進行合法、合情、合理的建設活動。就連美方一些高官也公開表示,中方的有關島礁建設活動并不違反國際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有關地區出現緊張氣氛,是由于個別國家出于一己私利,不斷渲染、炒作緊張氣氛,抹黑攻擊中國。華春瑩稱,《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并未賦予一國的軍艦、軍機違反國際法,肆意侵犯他國主權、合法權利和航行、航空安全的權利。中國反對個別國家以航行自由為借口,無視甚至損害他國主權、合法權利和航行航空安全。
《華盛頓郵報》26日報道稱,新美國安全中心亞太安全項目主任克羅寧將這份白皮書稱為“慢速實現地區霸權的藍圖”。日本《產經新聞》則做出更激進的解讀說,中國國防白皮書在南海問題上視美國為假想敵,正推進與自衛隊和美軍在東海等發生沖突的準備,顯示中國軍隊今后擴大作戰范圍、采取先制攻擊的可能性。
《悉尼先驅晨報》27日報道稱,中國已經把武器部署到正在建設的人工島礁上,使得中國與美國及其澳大利亞等地區盟友對峙的風險加大。澳大利亞官員擔心,中國還會將遠程雷達、高射炮部署在擴建的島礁上,并定期進行監視飛行,這樣中國的軍力投送能力將擴展到更廣海域,包括澳大利亞最繁忙的貿易航道。
“白皮書中提及中國海軍政策由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與遠海護衛型結合轉變,這并不是進攻性的舉動,這是自衛性的”,軍事科學院中美防務關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趙蔚彬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軍力增長和軍事意圖是兩回事。中國的軍力增長是隨著國家成長的自然發展趨勢,是為了有力量保護自己,并不是要和美國對抗。事實上,中國致力于與美國發展不沖突不對抗的新型大國關系。而且另一個實際情況是,中國軍力增長之后,和美國還存在很大差距。
華春瑩27日說,中國軍隊要負擔起相應的戰略任務,奉行積極防御軍事戰略方針。中方此時發表白皮書是根據白皮書本身撰寫擬制工作的進程決定的,與當前的國際和地區安全形勢以及中外關系的發展沒有關系。
(原標題:美國政府一天兩次回應中國國防白皮書)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