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舊金山紀事報》2009年1月11日文章:加州校友為中國年輕人設計社交網站 記者:德博拉?加戈(Deborah Gage)
生于香港,在加州伯克利上大學的白凱文(音,Calvin Pak)見證了兩種文化如何以不同的視角運用互聯網。2006年,白就職的eBay做為一家網絡拍賣網站進入中國,并與網易合并,之后eBay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卻節節下降。“(eBay)的特色對中國用戶來說并沒有意義,盡管很多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公司認為這里的用戶和美國一樣,”他說,“你必須尊重當地用戶的習慣”。
白凱文認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于是在2006年十月份去了北京。去年三月,他和另外兩個曾留學美國的中國企業家發起了Facekoo,一個面向年輕人的中文社交網絡。根據他們自己的介紹,Facekoo已經吸引了35萬用戶。該網站目前的資金還是來源于投資者,但潛在的覆蓋面卻很龐大。
去年,中國的互聯網用戶首次超過了美國。根據eMarketer公司的預計,到2012年,中國將會有3.73億網絡用戶,而美國則是2.23億。
白凱文說,中國和美國人使用網絡的方式各不相同。中國年輕人比美國人更愿意用互聯網聯絡朋友,因為他們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有時間可以消遣,”他說。此外,他們也比上一代中國人更富有,擁有自己的手機和相機,還喜歡在網上購物。
Facekoo的架構像一個游戲,年輕的用戶可以選擇虛構的職業,并為自己的經歷掙積分。他們可以上傳自己的頭像,并找出和自己相似的明星,還可以獲得koo幣計算的工資。白說,“在一個虛擬的世界中,通過虛擬的生活獲得真實生活的知識和經驗,人們會很容易感到厭倦,所以我們試圖設計一個用戶可以有許多去處的社會。和朋友們輕松逛逛就挺酷。”
白凱文說,Facekoo的所有內容都依法接受審查,并補充說審查有助于保護用戶免受不良信息的影響。
網絡研究公司Altimeter創辦人莎琳?李(Charlene Li)稱,做為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中文社交網站之一,Facekoo受益于第一代中國和美國互聯網公司曾犯下的錯誤。比如,白就承認,他很欣賞Facebook,特別其是用申請來發展會員的方式。但是他也認為,即使已經被翻譯成中文版本,Facebook還是一個更符合西方用戶習慣的網站。一位Facebook的發言人稱,他們有上千個中國的開發人員來開發應用程序,包括一個每月有超過15萬人使用的中國占星版塊。
“這提出了一個問題,有沒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社交網絡模式,”白說,“如果看看人們交往的方式,以及他們如何進行流暢的溝通,就會知道,每個群體和國家之間的社交方式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編譯:朱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