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美國防部長帕內塔與來訪的英國國防大臣哈蒙德在首都華盛頓出席聯合新聞發布會,稱敘利亞局勢“正在失控”。 新華社發
中俄第三次共同否決,巴基斯坦和南非棄權
聯合國安理會19日就英國等國提交的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俄羅斯和中國對決議草案投了否決票,決議草案未獲通過。
這是繼2011年10月4日及2012年2月4日中俄共同否決涉敘決議草案后,安理會第三次未通過有關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當天的投票結果顯示,除俄羅斯和中國外,巴基斯坦和南非投了棄權票,安理會其余11個理事國投了贊成票。
分析
敘利亞安保漏洞助長反對派攻勢
位于首都大馬士革的敘利亞國家安全總部18日遭到自殺式爆炸襲擊,目前,敘利亞官方尚沒有調查出兇手的身份。不過,有外媒稱,實施這起爆炸襲擊的嫌疑人是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統治核心成員的一名保鏢。
針對此次恐怖事件,外界有重重疑問。襲擊者可以對巴沙爾政權核心部門發動襲擊,顯示出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的安保工作不容樂觀。鑒于反對派與政府軍在首都大馬士革的沖突還在持續,這些安全漏洞助長了反對派的信心,他們對重要城市和地區的攻擊趁勢加強,對巴沙爾維持政權的努力提出嚴峻考驗。
軍方內部出問題,安保讓民眾失望
輿論猜測,襲擊事件顯示,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對軍隊及政權的掌控力變弱。
“這一襲擊者能夠對敘利亞安全部門的高級官員實施如此大威力的爆炸性襲擊,讓人們不禁對敘利亞政府保護官員的能力產生懷疑。同時也將這一問題上升到對整個敘利亞‘國家安全’的擔憂上。”英國廣播公司(BBC)評論稱,這次襲擊將敘利亞帶入一種新局面。
“目前權威的調查結果還沒有出來,該事件是否與反對派有直接關系還很難判斷。與其說是外部力量在制造麻煩,還不如說是敘利亞政府內部出現了問題。”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余國慶認為,這次的事件給巴沙爾政權內部的軍方和安全部門兩個關鍵部門的領導人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這表明敘利亞內部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
最近,敘利亞政府內部有分崩離析的傾向。敘利亞駐伊拉克大使法里斯被證實脫離政府,此前巴沙爾的親信、前國防部長之子塔拉斯也已叛逃。大馬士革爆炸事件發生后,敘反對派“自由敘利亞軍”稱敘政府軍出現大規模倒戈,500名政府士兵轉投反對派。不過,剛剛上任的敘利亞新防長發表電視講話進行否認。
“民眾對軍方和安保部門的信心減弱,這會對巴沙爾政權繼續維持統治造成沖擊。目前敘利亞國內的大規模沖突,不斷造成民眾傷亡,安全局勢惡化。”余國慶說,對于這種現狀,一定有一些敘利亞人對安保部門和軍方表現出非常不滿,為了發泄不滿,采取了這種極端的方式來表明態度。
反對派未成體系,但力量明顯增強
在過去的幾天時間里,反對派與政府軍在大馬士革多個區域展開了激烈的戰斗。16日夜,敘反對派武裝和政府軍在首都大馬士革等地交火。當時反對派宣稱,將對政府發起全面進攻,行動代號為“敘利亞大馬士革火山和地震”。此后,從17日至18日,敘利亞政府軍和反政府武裝在首都多個地區交火。
此前,多數分析認為,敘利亞反對派數量眾多,力量渙散,協調能力差,跟巴沙爾政權內部相對團結的局面相比,反對派只能成為“烏合之眾”,難以形成對抗巴沙爾的合力。不過,近日反對派爭奪大城市的力度在加強,其氣勢已經讓政府軍感到壓力。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金良祥稱,目前個別的恐怖分子或武裝分子可能已滲透到大城市中心,這不足以證明反對派實力在壯大。現在關鍵要看各種反政府力量是否成體系、成規模地進入市區。如果說反政府力量成規模、成體系地進入大馬士革市中心,那么,敘利亞局勢很危險。
有分析稱,在西方及部分阿拉伯國家的“幫扶”下,敘利亞眾多反對派的整合已經有了明顯效果。不過,金良祥稱,敘利亞各反對派之間不一定存在有組織的內部協調,現在他們之間還是存在各種分歧,整合進程還沒有完成。BBC稱,目前反對派已經明確相信勝利就在眼前,而國防部官員的死對他們而言是一次極大的鼓勵。反對派由之前的黑夜作戰轉變為白天作戰,體現了反對派信心的增強。
金良祥認為,從目前的情況看,盡管反對派的攻勢在上升,反政府的軍事力量也在不斷增強,但是反政府力量沒有重型武器,外部國家敢于公開援助坦克、戰斗機的條件還不具備。反之,政府軍方面擁有重型武器,這是政府軍的優勢。
“此外,敘利亞的國防軍也在全面應對反政府力量的攻擊,敘利亞軍方已將部署在戈蘭高地、負責‘盯住’以色列的部隊抽調回大馬士革等沖突區域。從這個角度來看,敘利亞政府還有力量掌控局勢,但以后反對派能否實現‘翻盤’,還要繼續觀察。”金良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