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召開前夕,日本傳出消息,本次會議矚目的焦點議題——中日韓三邊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或將被推遲到年內舉行。與此同時,5月2日,中韓兩國已率先宣布啟動雙邊FTA談判。日本已明顯落后于中韓談判進程,這一結果引來日本國內輿論的集體焦慮。
TPP和FTA二選一?
日本落后于FTA談判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正為是否加入“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而煩惱。美國宣布重返亞洲,其策略之一就是在經濟領域推行TPP。作為盟國的日本首當其沖要在TPP扮演領頭羊的角色。然而,日本國內抵制TPP的聲音卻非常強烈,在2012年4月29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彥首次訪美前夕,幾乎達到了反對和贊成各半的地步。雖然野田極力推動日本加入TPP談判,但顧及國內輿論的同時,不得不在與奧巴馬會面時,暫緩宣布日本對于TPP的決定。而為了不進一步刺激美國,野田也不得不暫緩宣布日本對于FTA的決定。
TPP和FTA相比,前者要比后者級別更高也意味著更難實現。TPP涵蓋24個領域的政策和制度,包括汽車和農藥的安全標準、律師和醫生等從業資格和放寬公共項目投標條件等。在日本國內支持日本加入TPP的以工商貿易界為主,而帶頭反對的則是農業界。日本長期執行農業保護政策,對進口農產品征收極高的關稅。如果放開進口,日本農業可能崩潰。
TPP涉及亞太較多國家,多成員的加入意味著合作的困難。而就目前已加入TPP談判的9個國家來看,參加國都是資源出口小國,很少有與日本的利害關系一致的。而至關重要的中國、印度和韓國并未加入TPP談判,使得日本加入TPP的動因缺乏說服力。
反觀FTA,中日韓三國間已就這個問題進行了多年聯合研究,且三國貿易合作密集度高, 在三邊自貿區的基礎上,將進一步將貿易合作推向高峰。FTA參加國之前的關稅水平越高,其撤銷關稅后的貿易創造效果就會越大。據測算,中日韓FTA將給韓國GDP帶來3.27%至5.14%的高增長、給中國帶來0.89%至1.54%的增長,日本的GDP預計也將增長1.05%至1.21%。
日本落后的隱憂
中韓首先進入FTA談判給日本帶來巨大壓力。日本開始擔憂在三國FTA談判中,韓國出現排斥日本的傾向。
日韓在電子產業、家電及汽車等產業具有高度重合性。在面對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前,兩國出現競爭態勢。
韓國國內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半數韓國企業希望優先進行中韓FTA談判,而希望中日韓三邊FTA開展談判的為28%,希望日韓FTA開展談判的僅為7%。韓國宣布啟動與中國的FTA談判,被指意在繞過日本優先與中國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