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就日本民主黨前干事長小澤一郎資金管理團體“陸山會”購買地皮案作出判決,判處小澤無罪。至此,這個持續近兩年的案件終于告一段落,小澤也渡過了他政治生涯中的最大危機,日本的內政外交也必將因此案的了結而受到影響。
首先,人們將重新思考有關司法制度的問題。此前,東京地方檢察廳因為沒有找到小澤與秘書共謀的證據,早就作出了對小澤不起訴的決定。但是由市民代表組成的“檢察審查會”卻在輿論影響下,認定小澤有罪,并決定強制起訴,東京地方司法機關只好按照法定程序順應“民意”,把小澤送上法庭。其實,導致這個“外行”的“檢審會”作出強制起訴決定的原因與檢方檢事報告的誤導有關。報告稱,小澤的秘書承認就“假賬”問題向小澤報告并獲得小澤同意。事實上,該內容與錄音并不一致,是檢事報告的“誤記”。因此,法院此次沒有采納該報告作為證據?梢,檢事報告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外行”的“檢審會”參與司法程序的利弊也必然引起人們的思考。
其次,日本政局將出現新局面。小澤從2009年率領民主黨獲得選舉勝利之后,便利用鳩山內閣,對日本內政進行了大幅改革。但是,由于弊案纏身,在鳩山辭職之后的黨內選舉中“惜敗”于菅直人,還不得不從政治前臺退居幕后。特別是被起訴之后,又被民主黨“留黨察看”,失去了在黨內進行政治活動的自由,在黨內逐步陷入被邊緣化的境況。但是,盡管如此,在拉菅直人下臺的“倒閣”過程中,小澤起了關鍵作用,野田佳彥上臺以后也不得不對小澤敬畏三分,不得不推行“中庸”政治,重用親小澤的輿石東任干事長。當然,這并不等于野田政權的重要政策都合小澤的意。輿石東已經宣布,如果小澤被判無罪,將撤銷對小澤的黨內處分;謴汀罢巫杂伞钡男杀厝辉凇翱缣窖髴鹇越洕锇殛P系協定”(TPP)和消費稅問題上挑戰野田,并且在今年9月的黨代表選舉中再次向權力頂峰沖刺,日本政局將發生重大變化。
最后,日本對外關系將再次出現調整!靶▲F政權”時期,日本外交出現了“脫美入亞”的變化,當時,日中關系出現轉機,日美關系面臨考驗。直到鳩山、小澤雙雙辭職,民主黨內強硬派掌握了權力之后,日本對華政策急轉直下,先是在“撞船事件”中挑戰中國底線,接下來制定新版防衛大綱,戰略重點直指中國,外交戰略也由“脫美入亞”轉向“親美防華”,這反映了在中國崛起和國際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的背景下,民主黨內部在應對策略上的分化。小澤曾主張以中美日三角關系來應對新的國際格局,反對“聯美制華”的遠交近攻路線,這次他擺脫了“弊案”,如能繼續影響日本政局,必然會在外交上提出與野田內閣相異的主張。到時,這位已年過69歲的資深政治家,究竟會如何利用最后的機會處理已處于結構性僵局的日中關系和舉足輕重的日美關系,人們拭目以待。(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中心副主任 廉德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