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應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邀請,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新華社記者王曄攝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今天(25日)開始訪問中國,根據此前外交部發布的消息,胡錦濤主席、吳邦國委員長、溫家寶總理將分別與野田佳彥會見會談。
野田佳彥此次中國之行有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就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即將迎來40周年。中國人常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在中日關系即將迎來不惑之年,未來兩國關系將如何去走呢?
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近鄰,長達兩千多年的交往歷史證明,兩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相關者,雙方和則兩利,斗則俱損。40年來,中日兩國關系發展進程曲折。如今,兩國雖然存在分歧,但都注意維護雙邊關系的大局,妥善處理一些敏感問題,致力于構筑基于共同戰略利益的互惠關系。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日本問題專家劉江永表示,中日邦交正常化明年迎來40周年,這是一個契機。
劉江永:中日雙方要考慮,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雙方都要以此為契機,推動兩國政治互信,還有民間感情改善,以及進一步全面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系。
野田佳彥訪華前,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接受采訪時,希望中國能為震后的日本恢復活力。
丹羽宇一郎:明年中日兩國將迎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現在日本正在加緊災后重建,希望會有更多的中國人去日本旅游,幫助日本恢復活力。
日本問題專家劉江永同時也強調,我們要全面的認識未來中日關系的發展。
劉江永:我們不能認為野田佳彥一次來訪就能夠解決所有問題,也不能認為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肯定就是兩國關系大幅度發展的一年。因為日本國內也有右翼勢力,反華勢力,包括美國一部分人的牽制。這樣,中日關系還是在矛盾中前進,在曲折中發展。所以,對中日關系需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這樣我們才能具體利用各種各樣的機遇,同時,慎重的迎接各種各樣的挑戰。(劉樂 焦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