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向生產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預訂的最后一架F-22“猛禽”戰斗機13日正式下線,此舉標志著美軍計劃裝備的187架“猛禽”戰斗機已全部到位。
當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位于佐治亞州瑪麗埃塔的制造廠舉行了飛機下線儀式。按照原定計劃,這架飛機將于明年交付美國空軍使用。迄今“猛禽”戰斗機駐扎在位于夏威夷、阿拉斯加等地的四個空軍基地,并在日本和關島也有部署。
作為五角大樓竭力想要創造的“技術奇跡”,僅制造成本就達1.4億美元的“猛禽”戰斗機具有一些無可比擬的優點。它的引擎裝有可改變方向的推力矢量噴嘴,飛行時無需加力燃燒室就能達到超音速,而且還裝有尖端雷達和傳感器,可“領先一步”對敵機發動攻擊。
然而,自2005年投入使用后,F-22“猛禽”戰斗機屢屢出現重大故障,成為美軍戰備“華而不實”的代表。迄今它沒有參加過一天的戰斗,卻發生過7次重大墜機事故,造成兩起傷亡事件。同時按照美國空軍的計算,它每飛行一小時就需要進行45小時的維護。
2009年4月,時任美國防長蓋茨宣布,鑒于“猛禽”戰斗機用處不大且成本過高,五角大樓決定終止這一項目,并把預訂戰機的數量從最初的1400多架驟減到187架。
進入2011年后,“猛禽”戰斗機再遭重大挫折。由于遲遲無法解決機艙內的供氧問題,今年5月后,“猛禽”戰斗機機群一度停飛。事后有專家提出尖銳批評,直指五角大樓耗費巨資卻得到一個根本無法使用的系統,相當于“把數百億美元堆在停機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