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在海地太子港,中國國際救援隊隊員在聯合國海地穩定特派團駐地勘查地震災情。當日,中國國際救援隊抵達海地開展地震救援工作。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海地許多災民因國內連接不同通信網絡的系統設備在強震中遭損毀,無法撥通緊急救援電話,生命危在旦夕。
恢復通信成為人員搜救以外的救援重點。
不聯通
美聯社14日援引通信設備和服務提供商阿爾卡特-朗訊公司工程師戴維·戈德法爾布的話報道,公司經由互聯網了解到,許多災民無法撥通海地緊急求助電話114。
戈德法爾布說,這是由連接不同電話網絡的電信設備遭強震損毀所致。
按他的說法,移動電話網絡與緊急救援部門或警察局電話網絡相互獨立。在海地許多地方,這些網絡間的連接線路或電話配線箱遭地震損毀,致使電話無法接通。
阿爾卡特-朗訊公司無線語音通信部經理喬蒂·馬胡卡爾-湯布雷說,看到從同一部手機撥出15到20次114的消息令人心痛,因為這意味著電話那頭的人多么需要幫助。
她告訴記者,相比跨網通信,屬于同一電話網絡的用戶之間相互聯系相對容易。阿爾卡特-朗訊在海地的移動通信服務代理商是Digicel公司,但那里還有若干其他移動通信運營商。
急援手
馬胡卡爾-湯布雷說,公司希望整理出一份撥打電話卻未能接通的機主號碼和撥打號碼清單,而后公布于眾。這樣,看到名單的人便可主動與撥打者取得聯系。
至少,災民們如果在名單上找到至親至愛者的號碼,也會知道對方或許在生命最后時刻曾試圖與自己聯系。
“時間就是生命,”她說,“支持一些通信網絡系統工作的發電機可能很快無法工作,人們的手機電池電力也會因無法充電而耗盡。”
戈德法爾布和馬胡卡爾-湯布雷已經著手搜集撥打未果的機主號碼,試圖從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辦公室給他們回撥電話,詢問需求。
欠協調
太子港多數道路受阻,加上通信系統不暢,致使救援工作協調差,進展不力。
美聯社14日報道,一些災民在太子港街邊空地上搭建起簡易帳篷,分發從廢墟中撿出來的食物。截至當地時間13日,給災民分發食物、飲用水等救援工作依舊缺乏統一協調。一名當地醫生說:“沒有水,沒有食物,災民渴得要死。”
太子港一名當地居民告訴法新社記者,與其他數以千計民眾一樣,他們全家在過去24小時內沒有任何食物可吃。
聯合國人道主義協調辦公室發言人莉斯貝絲·比爾斯說,太子港出現一些災民哄搶食物現象。
法國醫療救援組織“世界醫生”負責人奧利維耶·貝爾納德說,救援已進入關鍵時刻。人道主義援助物資應不晚于14日到達,“地震發生48小時內是拯救生命、救治傷者的理想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