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凌晨,伴隨著濟鋼煉鐵廠3號1750立方米高爐順利出完最后一爐鐵水,濟鋼鋼鐵產線上的爐火、鋼花全部熄滅,標志著濟鋼在濟南的鋼鐵產線實現全線安全停產,濟鋼產能調整邁出關鍵一步。鋼鐵產能調整后,濟鋼將實現轉型發展。
鋼鐵產線流程長,工序多,特別是涉及高溫液態的鐵水鋼水,以及水、電、風、氣等能源介質,停產過程中安全、環保存在很多風險,組織難度非常大。山鋼集團統籌研究,周密安排。濟鋼專門成立了安全停產組織機構,制定了科學嚴密、包含128個子項停產方案的《濟鋼鋼鐵主體工序總體停產方案》,詳細規定了各個工序停產順序、節點要求,并進行反復研究、推演。自6月29日開始,濟鋼分三步對包括焦化、煉鐵、煉鋼、軋鋼、公輔系統在內的鋼鐵產線實施停產。濟南市、區安檢部門協同企業組成聯合執法檢查隊,制訂了135個安全預案,對各個危險源點加強了巡查。各級安全監督管理人員盯在現場,進行嚴密的隱患排查,嚴厲制止各類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做到了安全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受控。濟南市環保部門協同企業聯合對在線設備風險源點進行了系統排查,市檢測站通過選點,共檢測了54項環保指標,確保達標排放。到7月8日,各主體工序全部實現安全、環保停產,沒有發生任何事故和污染投訴。
停產過程中,濟鋼所有領導干部24小時輪流值班,保持通訊24小時暢通,確保反應迅速、組織有力。廣大職工在各自崗位上精準操作,顧全大局,忠于職守,充分體現了濟鋼人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素養。整個停產過程實現了“五個確保”和“四個不讓”,即:確保停產過程安全平穩,確保停產順序節點明確,確保停產過程各類排放受控,確保停產前最大化消納各類危廢、危化品,確保各類資源利用最大化;不讓一個安全隱患因停產而忽視,不讓一塊產品因停產而質量不合格,不讓一臺設備因停產而損壞,不讓任何污染物因停產而失控。
安全停產后,省市黨委政府和企業按照工作方案,繼續全力做好涉及分流安置人員的安置就業工作,最大限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同時,濟鋼將對各類物料、設備、設施進行盤點,確認賬物相符后,封存到位并安排值守看護。后續將按照國有資產處置有關規定,分類分批、有序公開進行處置,實現各類資源利用最大化,避免國有資產流失。
齊魯網濟南7月10日訊(記者 孫偉)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