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肺科醫院的外國進修生。王燁捷/攝
與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布拉登頓市生活相比,中國上海的生活空間對于海牛紀念醫院胸外科主任讓·史密斯而言,實在是有些狹小了。每天,他和他的一名手術助手、一名護士要在20多平方米的酒店房間內討論一天的學習所得,就像回到上學時一樣。
47歲的史密斯,是個勤快的學生。他每天要在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胸外科觀摩5到8臺各類手術。他的目標是——兩周內,讓自己和自己的醫護團隊都學會怎么做“單孔胸腔鏡”手術,同時,要學會判斷肺部磨玻璃影手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只有上海市肺科醫院,擁有讓我短時間內學會的最大可能。”史密斯團隊此番赴華,為期兩周,往返交通費、在滬酒店住宿費、餐費全部由他自掏腰包。
據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了解,過去3年來,總共有近300名來自美國、德國、荷蘭、俄羅斯、西班牙、以色列等國的外科大夫自費蜂擁到上海市肺科醫院參加為期兩周的“單孔胸腔鏡”手術學習班,或為期數月的胸外科全科手術學習班。所有人都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簡歷自主報名,目前,年紀最大的“學生”是一名80多歲的以色列胸外科專家。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