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瑞金醫院的出院結算處來了兩位特殊的結算家屬——王女士和舒先生。兩位家屬受阿姨陸女士的委托,把28年前在瑞金醫院欠下的5016.98元醫療費全數還清。這份遲來28年的醫療費讓工作人員意外之余也頗為感動。
1988年,25歲的陸女士不小心掉入發電用的熱水池中,造成身體大面積燙傷,生命垂危,在岱山縣人民醫院無力搶救后被轉到上海市瑞金醫院進行治療。
但由于當時家庭貧困,再加上沒有醫保和對相關醫療協助機構的不了解,陸女士的醫療費遲遲未能繳清。“總共花了三萬多元,中間東拼西湊交了兩萬塊,剩下一萬多實在沒辦法了。”舒先生說,并稱在醫生把基本痊愈的陸女士送回岱山后,補上了5000多元,余下5016.98元一直拖欠。
王女士告訴記者,這28年來,陸女士一直想要還上這筆拖欠的治療費,但由于身體原因不便出遠門,再加上家住舟山市岱山縣,來上海非常不方便,所以這樁心事一直未能了結。
瑞金醫院財務處的工作人員表示,上世紀80年代由于醫保體系不健全,有些經濟條件貧困的外地患者無法全額支付治療費用,醫院本著以治病救人為先的原則,允許患者分期付款。而在醫療體系逐漸完善的現在,瑞金醫院為急需救治但暫未能付上醫療費的病人開通了“綠色通道”,在治療完成后再與病人探討醫療費用問題。
負責人施醫生告訴記者:“對于遲遲不繳納醫療費的病人,根據不同的情況,醫院會有一套欠費追討程序。而對于沒有辦法走法律程序的三無人員,就只能形成欠款了,由醫院承擔這筆費用。”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