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大街門匾出現錯別字
國子監大街院口的門匾上是否寫錯了字?近日,市民楊先生經過國子監大街時發現,臨街一院落的朱紅大門上懸掛著一塊門匾,上面用繁體字赫然題寫著“聖人鄰裡”四個字。有著書法行業從業經歷的楊先生對文字極為敏感,他當時便意識到“鄰里”的“里”被錯寫為了“裡面”的“裡”!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國子監大街49號,發現該牌匾依然高掛。據其所屬單位安定門街道介紹,2007年設立該牌匾主要是為了鼓勵院內居民和睦相處,并未考究其書寫方式是否正確。古漢語專家證實牌匾上的字確實是寫錯了,究其根源,是題寫者沒有弄懂漢語的繁簡變化,誤用了“裡”字。針對這一爭議街道負責人表示,近期將作出改變。
現場
國子監大街門匾錯字
不少游客提出疑問
楊先生介紹,在繁體字里,“里”和“裡”(“裡”為“裏”的異體字)是意義完全不同的兩個字。“里”最初是指鄉村的居民聚落,后來也指稱城市中的街坊、巷弄。如今北京還有許多以“里”命名的地名,諸如平安里、松榆里、安貞里、永安里、薊門里等等。但是,由于不明繁簡字的關系,人們常常將“故里”的繁體字誤寫作“故裏”或“故裡”。2008年《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該年度大陸出現頻率最高、覆蓋面最廣的十大語文差錯,名列第四的即是:“故里”誤為“故裏”。
“要是一般的地方也就算了,這條胡同毗鄰孔廟和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國子監,胡同里每天都有無數熙來攘往的游客經過。尤其是熟悉繁體字的港澳臺游客,被他們看到難免會鬧笑話。”楊先生建議相關單位盡快把這個字撤換掉,并加強對古代文化知識的普及,畢竟“不了解繁體字就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據北青報記者了解,自從2007年安定門街道和國子監社區配合東城區集中整治國子監街起,為了恢復整條街的歷史原貌,在做好文物單位修繕的前提下,街道對沿街的各個院落進行了統一的整理,49號院門口的這塊牌匾就是在這時被懸掛起來的。“我們街坊對于這個門匾都是很歡迎的,畢竟看起來挺氣派。”居住在這里超過30年的王阿姨對北青報記者表示。
國子監社區居委會負責人說:“因為不少游客對于歷史文化很有研究,確實有人提出過不同的意見,曾經問過,最后一個字是不是存在問題。”不過對于游客的提問,該負責人坦言只能去跟相關部門溝通,畢竟門匾的設立并不是由社區負責的。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