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為蒸熟后變了色的饅頭 羊城晚報記者 姚思東 攝
本來白花花的饅頭,但經過一蒸之后變成了黃褐色。周阿姨20日從廣州市天河區天陽路的真佳超市買了散裝的饅頭回家蒸了一下,之后饅頭竟然出現了這種詭異的變化。羊城晚報21日報道了該線索之后,廣州市工商局已經介入調查。
昨日上午,羊城晚報記者接到報料后趕到現場,看到經周阿姨蒸過的饅頭頂部表層全部是黃褐色,甚至有黑斑出現,就好像是烤焦了一樣,而還沒有蒸過的饅頭表層都是白色的。周阿姨稱其20日在真佳超市買了一袋4個裝的饅頭,后來蒸了3個,但發現表層顏色都出現了這種變化。兩個饅頭已經被她吃掉,暫未發現有不適癥狀。
記者隨之來到真佳超市,超市進門的貨架上擺放著周阿姨所購買的同類型饅頭,4個裝成一袋,3.5元/袋,透明塑料袋綁緊了開口,但包裝上沒有任何標簽,生產日期、保質期和配料都無從知曉。
昨日下午,羊城晚報報道該線索之后,廣州市工商局天河分局的執法人員火速趕到超市進行調查取證。經過工商部門的初步調查,該超市銷售的饅頭來自華南農業大學的學生飯堂,但按照相關規定,高校飯堂生產的產品是不能直接拿到市場超市去銷售的,因此該超市銷售高校饅頭的行為不合法。至于饅頭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工商部門已經取樣,檢測結果出來后將向社會公布。
知名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生產廠家使用合法添加劑過多,但也有可能使用了非法添加劑,具體情況有待進一步檢測。
但董金獅也表示,檢測存在一定難度,因為不知道具體添加了什么,而國家標準對饅頭要求檢測項目主要為大腸桿菌等細菌,規定生產過程中不得添加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鈣,不得使用非法添加吊白塊、硫磺熏蒸等方式增白。對于是否合法使用添加劑,董金獅建議,應該追溯源頭,看生產廠家是否有合法的資質,在包裝上沒有對配料說明的情況下,應查看企業采購記錄,看原材料是不是合法。(記者 劉勇、譚超、李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