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作為試點的北京市首個街道家政行業工資集體協商協議產生,其中星級月嫂的工資定為6400元,這個價格引發網絡關于高價月嫂的議論。這幾年,月嫂行情越來越火,工資過萬的“金牌月嫂”早已不再是新聞,但與此同時,針對月嫂“價不符實”的投訴也越來越多。記者暗訪后發現,高價月嫂的背后,充斥著不少貓膩和“潛規則”。
求職
被中介“勸”成月嫂
據調查,近兩年每年在京出生的寶寶約有15萬名,八成以上的家庭有意請月嫂。而目前北京市場上的月嫂僅能滿足其中一半的需求。這一半的巨大缺口催生了月嫂市場的種種亂象。
家住朝陽區的任女士告訴記者,在她家干了一年多的小時工不久前忽然辭職,說是轉行去做月嫂了。“小時工一個月最多掙1000多元,可月嫂至少2000元起步,據說她們一起來的不少老鄉都從保姆、保潔轉行當月嫂了。”
月嫂難道是誰都可以轉行去做的嗎?記者假稱下崗職工,初中畢業,也沒有任何相關工作經驗,向一家政中介求職做小時工,不料接待咨詢的大姐苦口婆心地勸道:“知道現在什么最掙錢嗎?月嫂呀!我們這里的金牌月嫂拿6000多元的工資,是小時工的好幾倍呢!我建議你做月嫂,有不少家庭喜歡用北京下崗的,你有天然優勢……”
當記者表示自己從來沒帶過孩子,也沒有這方面的任何經驗時,那位大姐說:“沒關系,我們有培訓呀!經過培訓保證你上崗沒問題,從山里來的不識字的我們都能培訓出來,只要你能堅持做下來,很快就可以升級,工資漲得很快……”一番話說得人忍不住動心。
上崗
先“宰”一筆培訓費
記者咨詢多家月嫂中介后,發現做月嫂比做保姆和小時工的“門檻”確實高一些,但并不是高在學歷和經驗上,而是高在入門要先交一筆不菲的培訓費。不少中介都是“產銷一條龍”,自己培訓月嫂,自己發證,然后再把她們高價推銷出去,既得了培訓費,又從月嫂的工資中抽頭提成,兩頭賺。
在一家頗有名氣的月嫂中心,記者被告知想做月嫂要先交780元的培訓費,培訓就在公司里進行,為期5天,培訓老師是公司的老板,“我們老板可不簡單,她是學醫出身,在中科院讀碩士,在婦嬰護理方面絕對是專家,我們這里的100多名月嫂都是她培訓出來的。”接待小姐很自豪地說。記者粗算一下,他們僅培訓收入就近10萬元。至于培訓的內容,主要是產婦護理、嬰兒護理,還有做飯等。“一點都不難學,沒任何經驗的也能很快學會,我們這么多年還沒出現過培訓完上不了崗的。”
5天培訓完成之后,公司發給員工一個自制的《母嬰護理上崗證》,就算結業了。
記者一再表示沒帶過孩子,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接待小姐說,“那就這樣,你培訓完成之后,先拿出了滿月的孩子練練手,積累一點經驗再去伺候月子。”不過她同時表明,現在月嫂很搶手,如果到時候實在缺人,也要聽從公司調遣入戶服務,“誰都有第一次嘛,邊實踐邊練習。”
經過調查記者發現,各中介月嫂培訓費價碼不一,低的二三百元,高的千元左右,有的兩三天就可以上崗,最多也不超過5天,而且都事先聲明絕對不退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