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摞摞百元大鈔,整齊地碼放在柜子里,足有數百公斤,這一幕發生在銀行里也許不足為奇,但如果畫面的背景是一個偏僻小鎮的“地下”印鈔廠……
近日,四川省德陽市公安局向媒體通報,經過數月偵查,我國西部地區一起印制假幣1100余萬元的特大案件告破,包括公安部督捕在逃犯罪嫌疑人吳小輝在內的9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
夜半轟鳴偏僻小鎮駐扎“神秘工廠”
由于大部分年輕人外出打工,平日里的德陽市中江縣南華鎮,一到晚上便是萬籟俱寂。
但是,這樣的寧靜,卻從今年(2009年)7月上旬開始被打破了……
轟鳴聲來自南華鎮的一個農家小院。
“這家人奇怪得很,白天,院子的鐵門緊閉,一到晚上,就傳出很吵的機器轟鳴聲,我們也不知道里面在干什么。”當地村民說。
與此同時,廣州市公安局經偵部門派員到德陽市公安局經偵支隊,要求德陽警方協助抓捕販賣假幣的在逃犯罪嫌疑人———吳小輝。
吳小輝,現年23歲,成都市金堂縣人,是個經驗豐富的“老手”,在2008年至2009年3月間,曾多次到廣州等地購買假幣販賣至成都、綿陽,從中獲取非法利益,案發后潛逃至德陽,系公安部督捕的在逃重大犯罪嫌疑人。
隨即,德陽民警在全市展開地毯式搜索,尋找吳小輝的蹤跡。
不久,這個“晝夜顛倒”的農家小院引起了辦案民警的注意。從一個曾經進入“小院”的印刷機修理師傅處,民警了解到,鐵門內是一家“印刷廠”。
一個“印刷廠”為什么總是選在晚上“開工”,還要大門緊閉?又為什么沒有對外承接任何印刷業務?
正當警方為一個個問號一籌莫展時,一張似曾相識的面孔突然出現在小院里,經辨認,此人正是吳小輝。
為了查清這個“神秘工廠”的真正身份,8月12日,兩名化裝成地質勘探隊員的民警租下了附近一座樓房的一個房間,從這里望去,“印刷廠”里的人員活動情況一覽無余。
警方偵查發現,“印刷廠”內一名男子曾只身前往廣州帶回一些反光油墨。
經咨詢印刷界的專家,反光油墨是國家控制的印刷材料,主要用于印刷人民幣,廣告產品印刷通常用不上。同時,民警發現,“印刷廠”還在購買上好的紙張。警方意識到,吳小輝很可能正在印制假幣。
9月11日,警方獲悉,吳小輝等人已印制大量假幣。
9月12日凌晨4時許,“印刷廠”內,數名工人正在忙碌著將一張張嶄新的“鈔票”從印刷機上取下來。就在這時,只聽“嘭”的一聲,大門撞開,數十名荷槍實彈的特警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吳小輝等9名犯罪嫌疑人當場落網。警方同時繳獲印制假幣的膠印機、電腦、曬版機、膠片沖印機等機器設備和大量油墨、紙張以及印制出的假人民幣760余萬元。
經進一步深挖,10月12日,民警在中江縣輯慶鎮查獲吳小輝另一個印制假幣窩點,繳獲百元面額的假人民幣340余萬元以及6臺彩色打印機等制假工具。
子承父業“販賣者”變身“制假大鱷”
“我被抓,是遲早的事情。”這是吳小輝被捕后說的第一句話。
據吳小輝交代,2008年以前,他和父親一起販賣假幣,不僅如此,父親還帶他到廣州一些假幣印制地下窩點“拜師學藝”。
父親因販賣假幣鋃鐺入獄后,吳小輝不思悔改,伙同他人到廣東購買假幣4000余萬元到四川販賣,從中牟取暴利。
“好景”不長,屢屢作案的吳小輝被廣東省公安機關上網追捕,隨后被公安部列為督捕在逃犯罪嫌疑人。
但此時的吳小輝仍在繼續著“最后的瘋狂”。
在廣東“更新”了印制假幣技術后,吳小輝不再滿足于單一的“販賣者”的角色,決定自立門戶———直接印制假幣后再販賣。
2009年7月,吳小輝伙同舒某等人開始“大展拳腳”。吳小輝領導的這個制假團伙可謂是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由吳小輝出資50萬元購買印制假幣的機器設備、油墨和紙張等,舒某等人負責制版、調色印制,印制假幣的機器設備在一處出租房里,原材料則單獨存放在另一處出租房內,所有人員統一居住。
但吳小輝等人尚未將印制的假幣販賣出去,便被德陽警方抓獲歸案。
另據記者了解,目前,9名犯罪嫌疑人均被移送審查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