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25日電(記者鄭天虹 仇逸 王瑩 趙琬微)2015年高考陸續放榜,考生開始進入志愿填報環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高考志愿填報的政策變化較大:有的地區由考前填報改為考后知分填報,有的增加了平行志愿的數量,還有的減少了志愿填報的批次……
現實的問題是,考生和家長該如何順應并用好這些新變化?
“大平行”志愿成主流,“知分填報”看似容易
目前,除上?忌鸀榭记疤顖笸,各地都采用了考后填報志愿的方式,而其中絕大多數省區市采取了知分填報志愿。
例如,北京今年首次采用考后知分填報志愿。遼寧省也繼去年以來從“考后估分”變為“考后知分”填報志愿。
“考后知分”填報志愿受到廣大考生和家長的歡迎。北京一位家長在得知孩子成績后興奮地對記者說,文科班的女兒加上自主招生的成績,一共考了699分,準備報考理想中的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實驗班!他說,先出分再報志愿,讓報考志愿心中有底,讓考生掌握更多主動權。
遼寧省招考辦副主任張偉兵說,由估分報志愿變為知分報志愿,大多數家長認為孩子不用記答案估分,壓力小了不少,同時遼寧省招考辦在網上詳細公布了每個分數的具體排位,學生自己的分數在全省排多少名一目了然。
從錄取方式上看,一些地區也有變化。北京從“小平行”走向“大平行”;廣東第一平行志愿組的院校從3個調整為5個;貴州增加實行平行志愿的批次;內蒙古減少錄取批次,取消三本批次,將其調整到二本。
這些新趨勢方便了考生,減小了掉檔落選的錄取風險,同時也增加了考生選擇權。北京以往的“小平行”僅是在第二志愿實行平行志愿錄取,可填多個院校,而第一志愿僅能填一所院校,仍然遵循的是“志愿優先”的原則。
北京教育考試院副院長臧鐵軍說,“大平行”下的本科招生將按“提前批”以及一批至三批等四個批次依次錄取。其中本科一、二、三批均為平行志愿,考生可分別填報6所平行志愿高校,每所高校填報6個專業,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投檔。
廣東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說,廣東考生可以填報第一平行志愿組的院校從3個調整為5個,每個學?蛇x6個專業,這意味著考生的選擇面更大了。
內蒙古縮減錄取批次的做法,實際上是讓民辦高校和獨立院校與公辦本科高校在生源選擇上實現同臺競爭,是落實公辦和民辦高校辦學公平性的又一大舉措。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