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如今,絕大多數大學生都在享受暑假的安逸。但合肥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的80名大學生,卻來到歷史悠久的古村落黟縣南屏村。這80名大學生首次當起“測繪員”,要完成對8座古建筑的測繪任務,他們的測繪成果將會納入“徽派古建筑數據庫”。
古建筑數據庫建立的基礎工作就是測繪,對于他的重要性,合肥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的老師打了一個比方,如果掌握了測繪技術,比如前一段時間黃山發生大水,著名的古村落被水淹了,為了讓被損毀的古建筑能夠實現百分之百的復原,合肥工業大學才正式籌備徽派古建筑的數據庫。據了解從93年開始,合肥工大就已經開始著手做這項工作了,經過20年的發展,目前已經能夠實現將古建筑制作成三維模型。
黃山市擁有眾多保存比較完整的古村落、古建筑,因此對于古建筑的保護顯得格外的重要。這些大學生的到來受到了當地群眾的歡迎,他們說通過這些學子的努力,保護脆弱的古建筑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參與工作的80名大學生來說,給古建筑做測繪不僅有意義而且充滿了樂趣。由于沒有先進的儀器,很多的時候只能用上卷尺、竹竿、梯子等一些傳統的儀器。他們覺得通過這項工作,不但可以更好的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而且還促進了同學之間互助合作的精神。 (記者 張秋實)
[ 責任編輯:張瑞宸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瑞宸
原稿件來源: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