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已經結束,考生扔開書本開始狂歡。然而,填報志愿才剛剛開始,其考驗著每位考生和家長的智慧和膽略。南方日報記者 蘇仕日 攝
高考是考生一個人的“單兵應戰”,而填報志愿則是全家人乃至全社會的“協同作戰”。南方日報記者 丁玎 攝
2013年高考結束啦!但考生和家長仍然難以松懈,因為擺在他們面前的是高考后的另一道“關卡”——填報志愿。據省考試院介紹,廣東高考預計6月26日左右放榜,考生最為關注的志愿填報工作將于6月底開始。錄取將從7月6日持續到8月23日。考生和家長應該如何選擇學校和專業?在報考過程中有哪些技巧?如何把高考分數“花”得真正“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教育周刊將與您一起探討。
“平行志愿”排序很重要
目前,全國各地在填報志愿和錄取方式上主要有兩種不同的形式——順序志愿和平行志愿,而這兩種報考方式有著不小的差別。今年,廣東繼續在本科第一、第二批次推行平行志愿,相當于每名考生都擁有6個“第一志愿”。但專科層次及提前批、藝術類招生,暫不實行平行志愿。
據了解,我省實行“平行志愿”錄取方式多年,“平行志愿”的設置減少了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降低了高分考生落榜率。但是省考試院專家提醒,“平行志愿”并沒有杜絕風險,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仍需加以注意。
考生擁有6個“第一志愿”
今年,廣東將在文史類、理工類的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A類、B類院校)實行平行志愿,即相當于每個考生都擁有6個“第一志愿”。參加提前批錄取的本科院校及專科層次的院校,體育、音樂、美術類院校(專業)暫不實行平行志愿。
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的本科各批次,均設置第一、第二兩個院校志愿組。每個院校志愿組設A、B、C順序排列的三個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設六個專業志愿和一個專業服從選項。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每批次錄取結束后,視院校未完成招生計劃的情況,省招生辦公室組織當批次未被錄取的考生進行“征集志愿”,組織高校進行二次錄取。征集志愿也實行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錄取存在一定風險
“平行志愿”錄取方式是否就高枕無憂呢?《高考報考學》作者姜萌認為“平行志愿”也存在一定的風險,考生填報志愿的時候注意不要冒險激進,如果學校志愿間沒有拉開梯度就會使自己的檔案無法投出,所謂“梯度”一般是指同一批次內各院校錄取分數之間的差距,處理好學校志愿“梯度”使自己“可進可退”對考生來說非常重要。另一種風險就是進檔后又被退檔,一旦考生被退檔,就只能進入征求志愿錄取,按照以往情況征求志愿很難有好的學校和好的專業。考生一定要謹慎選擇“是否服從專業調劑”,不要輕易“不服從”,否則進檔后可能因為專業志愿無法調劑而退檔。
選擇專業時,對設專業級差的高校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兼顧,專業之間要有一定的“梯度”,如沒有專業級差的,那考生可以根據自己興趣依次排列即可。進入大學以后,雖然絕大多數學校,都有轉專業的機會,但是比較麻煩,也容易浪費時間。
平行志愿不是絕對平等
《別讓高考報考毀了孩子一生》作者姚永清特別提示,對于平行志愿的地區,很多學生和家長有一個認識上的誤區,認為平行志愿是絕對平等的,其實不然。
比如說一名學生報了ABCD四個平行志愿,那么他會認為這是絕對平行,把哪個志愿放在第一個、第二個都沒有關系,其實不是這樣。平行志愿還是有順序的,首先,它會按照你排在第一個的院校進行檢索和錄取,當第一院校已經符合的時候,就會把你的檔案提走,那么其他的幾個學校就不會被錄取。因此,在填寫平行志愿表時,一定要注意按照自己的意向,把平行志愿的ABCD四個學校進行排序。
“要仔細了解‘平行志愿’投檔的方式,不要自顧理解投檔規則。”姚永清說。一是注意志愿有先后順序,是按順序依次檢索來確定的,因此考生志愿的順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考生非常想就讀某校,建議A志愿填報該校,而非常穩妥能夠考進的學校填入后面的志愿。二是注意平行志愿投檔采取一次性原則,一個考生在同一批次只能投檔一次,所有檢索分檔好的檔案都是同時投出去的,各校錄取也是同時進行的。如果投進A學校被退檔后,不會再投進B學校,只能進入征集志愿。
[ 責任編輯: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