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投毒案、南京大學生為游戲揮刀相向,近期兩起大學生“同室操戈”引發的命案,再度引起山東省大學校園關于寢室室友關系的熱議。
在濟南一所中學任教的徐華回顧說,上世紀90代大學宿舍里,沒有電腦、電視,大家最喜歡的活動是踢球、打撲克和聊天。聊天的話題常常是關于男生女生和各自家鄉。那些“睡在上鋪的兄弟”,往往成為一輩子的朋友。
而在如今大學校園里,大學生更多的時間給了游戲、微博或微信。室友似乎不會成為一輩子的朋友,甚至大學4年,與同宿舍同學都很少溝通。
“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生活習性、愛好都有差別,性格、觀點也不一樣,”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大三學生董蕊認為,大家都有自己的事,就算會和室友閑聊,也不會像讀中學時那樣將暗戀的男生、討厭的老師、家里的煩心事等等什么都說,更不會把最底層的心事說給室友聽。
宿舍同學各自忙碌,成為大家交流少的理由。
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大三學生李曉的宿舍里有4名同學,一個是學生干部,為學生會活動經常忙到凌晨;一個準備出國,每天夜以繼日背GRE單詞;還有一個作息時間相當規律,晚上十一點睡,早上六點起,同宿舍的4人平常很少有交集。每人一張書桌,一臺電腦,一部手機,一張床,大家坐在各自桌前,或對著電腦,或打電話、發微博,卻無暇回過頭和室友說一句話。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