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的云夢小伙張兵是一名畢業于名校的碩士研究生,因進入社會后接連受挫,他開始選擇逃避,在家鄉簡陋的小屋里,已經過了兩個多月與世隔絕的日子。
他曾是家人的驕傲
近日,記者和孝感義工一起來到了云夢縣隔蒲潭鎮鐘垸村張兵的家中。盡管時間已經到了中午,但張兵還睡在被窩里,頭發零亂,臉色蒼白,胡須邋遢,房里除了床,什么都沒有。見到有生人進來,他顯得極不耐煩,很不禮貌地下驅客令,記者試著和他溝通,但他極不配合,一直在逃避回答問題。
張兵88歲的奶奶稱,這兩個月來,除了上廁所,張兵都沒出過門。
“好好的一個孩子怎么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啊!想到這,我的心就痛啊!”張兵的母親周桂英與丈夫在武漢經商多年,說起兒子,她眼淚一下就流了出來——兒子曾是她的驕傲。2001年,張兵考入武漢理工大學,4年后,他憑借自己的努力又考上了華南理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
2008年,他順利取得了碩士學位,成了村子里第一個碩士生。
不堪受挫龜縮家中
畢業后,張兵進了廣州一家大型企業。2009年,張兵碰上企業裁員,失業了。此后,他在廣州做過很多工作,但干的時間都不長。
周桂英說,張兵選擇去廣州,是因為他上大學時談的女朋友在廣州工作。2011年,張兵回到了武漢,周桂英一問才知道,兒子失戀了。“他說,女朋友要他在廣州買房結婚,可他沒有錢,最終兩人分手了。”
在周桂英的勸慰下,張兵開始在武漢找工作,可每份工作也都做不了多久,不是說別人排擠他,就是說看不慣,后來索性懶得出去找工作,天天在家上網。
漸漸地,周桂英發現兒子越來越不愛說話了,對家人也十分冷漠,而且動不動就發火,還時常和鄰里起沖突。兒子的變化讓周桂英十分擔心。她帶兒子去看醫生,醫生說張兵患上了抑郁癥。可張兵拒絕吃藥治療,總說他沒病,一切正常,脾氣越來越壞,誰的話也不聽。
周桂英告訴記者,春節后,張兵就說城里太嘈雜,他想要安靜,執意回到了云夢老家。老家只有年邁的奶奶,每日三餐都是奶奶送飯給他吃,但他大多時候還是拒食。
“他現在連跟我也不愿說話,長期下去,我擔心孩子就這樣廢了。真希望有人幫我想想辦法,讓他重新振作起來。”說到這里,周桂英已是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編后
正是人間四月天,花香鳥語,春光明媚。張兵卻關上了心門,把這美好的一切隔絕在那一門一窗之外。這一切不過因為剛剛走上社會的他,受到了些許挫折。可人生于世,誰又會是一帆風順?
遇到坎坷、挫折或不幸,有時需要咬咬牙,邁過了這道坎,前途豁然開朗,自暴自棄,則永遠都只能躺在這道檻下。只要保持一顆樂觀開朗的心,再艱難的處境都會過去。當你打開心門時會發現,人生風景,美不勝收。 (楚天都市報 記者陳詠 通訊員何平 陳偉)
[ 責任編輯:黃艷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