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DINP)桶身貼的警告標志,在危害成分注明:“吸入致命”(黃框處)。圖片來源:臺灣媒體
賓漢公司被告開庭辯詞。圖片來源:臺灣媒體
中國臺灣網7月6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道,新北市賓漢香料公司產銷黑心起云劑案,板橋地方法院5日首次開庭,陳哲雄、王粉夫婦及兩名兒子均否認犯罪,陳哲雄更說:“自己僅初中學歷,根本不知DINP是塑化劑,有毒會危害人體。”但檢方反駁說:“原料桶桶身貼有警告標志,且有中文警語。”質疑怎會看不懂?庭訊后,陳哲雄夫婦被還押看守所。
據報道,臺灣檢方上月偵結塑化劑案,起訴陳哲雄一家4人從2005年8月起,至今共賣出3萬多公斤含DINP起云劑,給統一等7家公司,賺取444萬元新臺幣,涉及詐欺等罪。
板橋地方法院5日首次開庭,陳哲雄(67歲)、王粉(59歲)辯說:“DINP對他們來說,僅是個名稱,不知是塑化劑。”賓漢從1996年就跟興隆貿易購買DINP,并由廠長林錫鴻制造起云劑,而陳哲雄是跟林錫鴻學的技術,2005年接手賓漢,也沿用過往作法。
檢方指控賓漢申請食品添加物許可證使用,故意漏列DINP,陳哲雄夫婦則辯稱,許可證是他們接手賓漢前就已申請,不知是誰申請。至于提供塑化劑給賓漢的興隆貿易,所給警告安全資料也用英文書寫,兩人根本看不懂。陳哲雄說:“自己僅初中學歷,根本不知DINP是塑化劑,有毒會危害人體。”律師孫治平也說,臺灣食品添加物使用標準雖表列可加入的添加物,但沒有DINP,也沒有棕櫚油,何況用DINP取代棕櫚油,沒減低成本。
但檢察官反駁,從臺當局環保機構提供資料,可知DINP屬危害人體健康的毒性化學物質,原料桶桶身也貼有警告標志,并有中文警語,該添加物標準是規范化學物質,當然不會列入棕櫚油等自然界存在物質。
到庭檢察官還以已故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為例反駁,指王永慶雖學歷不高,但多年從事塑膠、石化產業,也會涉獵相關知識,陳哲雄不能用學歷不高就說不知情,何況賓漢是調配起云劑的專業廠商,陳哲雄等人應具相關知識。但夫婦倆委任律師孫治平則回應,指賓漢只是個家族公司,哪能跟擁有眾多博碩士的臺塑相比。
陳哲雄長子陳威銓則說,他從事教育工作,回家看父親忙不過來,才會依父親指示幫忙制造起云劑;次子陳威丞僅承認是名義負責人,實際從事保險業,無余力經營賓漢。
退庭后,檢方對“陳哲雄夫婦不知有毒的說法”頗為憤慨,有意申請法院當庭勘驗已查扣、有濃重刺鼻味的DINP,“讓陳哲雄夫婦聞聞看,摻入制作起云劑時,難道不會存疑會不會危害人體?”(中國臺灣網 馮江)
[ 責任編輯:馮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