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6月15日武漢消息 一身紅色對襟唐裝襯出滿頭銀絲,一張刻著歲月滄桑的臉上盡是安寧平和,但談起和湖北武漢的緣分,84歲高齡的胡念祖先生顯得很激動:“這里是我的第二故鄉。”
胡念祖是湖南益陽人,早年赴臺,其胞姐一直居于武漢。1987年底,胡老首次回大陸探親就來到武漢,從此喜歡上了這個白云黃鶴之鄉,干脆在武漢開設了畫室。近年來,他幾乎每年都要在武漢待上一兩個月,省親、會友、采風、創作、休憩,無不怡然自得。
雖然年事漸高,但胡老堅持遍覽江城勝景,其中最為偏愛的當屬煙波浩渺的長江。他告訴記者,長江氣勢雄渾,闊達暢遼,那種有容乃大的氣魄令人震撼。“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吟詠著千古佳句,胡念祖陶醉地說:“這是長江之美的另一種意境,閉上眼睛,我腦子里就有了這樣一幅畫。”
“長江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兩岸的文化均以此為祖源,沒有分別。”在談到兩岸文化時,胡念祖十分贊同臺灣“中華美協主席”劉平衡的觀點:臺灣所有的藝術都源自大陸,兩岸之間的藝術在理論上沒有任何差異,只是各有所長。
“既然同宗同源,就應該加強溝通與交流,互相學習借鑒,我會當好這個溝通的橋梁。”胡念祖表示,適逢辛亥百年大慶,他將以此為契機,促成兩岸文化藝術界的交流持續開展,促進兩岸和諧共進。(中國臺灣網武漢市通訊員 文慧 答璇)
[ 責任編輯:吳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