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1月6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當局“主計處”昨天公布2005年臺灣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2.3% ,創(chuàng)近9年新高。受天候異常蔬果飆漲影響,食物類物價上漲7.47%,更是創(chuàng)下歷史次高。
臺當局“主計處”指出,2005年物價創(chuàng)新高,主要是因為天候異常、連續(xù)的自然災害,造成巨大農業(yè)損失,也導致全年物價壓不下來。
臺灣2005年物價壓不下來的主因,反應在食物類價格上。2005年蔬菜漲價三成,幅度最大;水果漲價二成次之。其中,芒果漲八成,木瓜漲六成,西瓜、小蕃茄漲五成;香蕉也漲價兩成;農歷年最常吃的大白菜與高麗菜,去年則分別漲三成與四成。
同時,蔬果價格并未依循往例,在冬季盛產期時變便宜。根據臺當局“農委會”近期蔬果批發(fā)行情指出,2005年12月蔬菜平均批發(fā)價格比2004年同月漲了37.5%,水果也貴了31.2%,漲幅依舊偏高。而且蔬果每日交易量萎縮,表示供需還是沒有恢復正常。
對于今年物價走勢,臺當局“主計處”科長吳容明指出,水電燃氣價格會是今年最大的物價變量;如果調漲,消費者物價上漲率會比預測值1.52%還要高。(馬克杰)
[ 責任編輯: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