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家里娃“罷工”怎么辦?專家支招專治賴床“神獸”→
眼下,不少家長最關注的應該就是孩子們的開學問題了。隨著各地逐漸進入開學季,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在回歸校園時,會不會出現不能“收心”、精神倦怠、沉迷游戲等問題。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邀請相關專家,針對孩子們在開學季可能遇到的心理健康問題做了解答。
專家介紹,經過寒假,孩子們的大腦已經適應了自由、放松、生活欠規律、低壓力的狀態,面對即將到來的校園生活時,大腦需要重新適應。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 崔永華:我們一般可以提前一周或者三到五天,就按照學校的時間表來安排自己起床和睡覺的時間,這樣可以讓身體逐漸適應新的作息時間,來減少開學之后的疲勞感。還可以根據新學期的課程安排,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比如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復習舊知識、預習新知識。
學習困難綜合征:
一種學習技能發育障礙
近年來,有一些醫院陸續開設了學習困難門診,不過,很多家長并不理解,學習困難是什么樣的表現,應該如何觀察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需要就醫呢?
學習困難綜合征是一種學習技能的發育障礙。智力正常的兒童,從發育的早期階段起,獲得技能的正常方式受損,比如在閱讀、書寫、計算等基本學習技能方面存在明顯的困難,這些困難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和學業成就,而其他技能均正常。除了這類問題,還有哪些表現需要到學習困難類門診去就診?
學習困難或因精神心理等
多種原因導致
據了解,兒童青少年的學習困難和厭學拒學可能與發展性問題有關,也可能是精神心理問題。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主任醫師 吳仁容:一類是發展性問題,包括青春期的情緒波動、短期的學習動力不足導致的學習困難,很多時候可以通過優化家庭氛圍、改善學習環境等方式得到緩解。還有一類是精神心理問題導致的,包括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或情緒障礙等引起的學習困難。如果孩子長期表現出學習困難、曠課逃學,甚至因此休學的,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就醫。
愛玩游戲不等同于出現游戲障礙
還有一些家長,最頭疼的是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地進入到孩子的學習生活。 一些青少年接觸電子產品之后,出現了沉迷電子產品的問題,這種情況是否可以干預改善呢?
專家認為,玩游戲不等同于沉迷游戲,更不等同于游戲障礙。游戲障礙指的是一種異常的行為模式,特點是對游戲失去控制力,以致其他活動都需讓位于游戲,導致其在社交、教育或其他重要領域造成重大的損害,并通常明顯持續了至少12個月。
從玩游戲到游戲障礙,這個過程可以持續數年,這就為游戲障礙的早期發現和早期干預提供了機會。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主任醫師 吳仁容:一旦發現孩子出現游戲障礙,要去專業的醫療機構接受評估和治療。游戲成癮的預防可以從家庭、學校和社會多個層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