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財評|超23億人次流動、電影票房創紀錄,“年經濟”彰顯中國消費市場旺盛潛力
2025年春節8天的“超長假期”正式畫上句號。在這個闔家團圓的新春佳節,全國各地重點景區、商區人流旺盛,呈現出一派紅火景象;文旅消費、餐飲消費、線上消費、家電消費等亮點突出。新春伊始,“流動的中國”活力奔涌,欣欣向榮。
2025年綜合運輸春運工作專班數據顯示,春節假期8天(1月28日至2月4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23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6%。其中,鐵路客運量9612萬人次,公路人員流動量21.88億人次,水路客運量935.3萬人次,民航客運量1828.58萬人次。這一組龐大的流動數據,承載著中國人對幸福團圓年的共同期盼,迸發出交通網絡的強勁脈動。
流動的人潮、多樣的年貨、豐盛的飯菜、出游的笑容,繪就了中國人幸福的新年圖景。買新衣、扮新春、逛廟會、派紅包、看電影、享美食……人們“花式”過新年,也點燃了“年經濟”熱力值,彰顯出中國消費市場的無限生機。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全國消費相關行業日均銷售收入與上年春節假期相比增長10.8%,其中,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同比分別增長9.9%和12.3%。
“非遺游”“年味游”火熱,電影院、博物館人氣高漲,“文化過大年”成為2025年春節的潮流。國家電影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5日9時,2025年春節檔票房為95.10億元,創下歷史紀錄;觀影人次為1.87億,超2024年春節檔總觀影人次,刷新中國影史春節檔觀影人次紀錄。觀影熱潮不僅刷新了票房紀錄,更促進了相關產業的聯動效應,帶動了影院周邊餐飲、娛樂等消費鏈的整體提升,進一步釋放了“年經濟”的巨大活力。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7天,銀聯、網聯共處理支付交易220.78億筆、金額8.52萬億元,較2024年春節假期前7天分別增長25.70%和17.08%。
值得一提的是,加力擴圍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成為今年春節消費的一大亮點。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在“以舊換新”政策加碼帶動下,消費者“煥新”熱情高漲,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66.4%;通訊器材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81.9%;建筑及裝潢材料等與家居裝修相關的商品銷售也呈快速增長態勢,同比增長15.5%。新春年貨從往年的煙酒糖茶變成了今年新流行的“年貨三件套”——手機、平板和智能手表手環。假期效應疊加政策利好,不僅激活了消費市場,更有力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春節在古代稱為“歲首”,寓意著一年的開始。春節消費市場的火熱,為新的一年中國經濟的發展開了個紅紅火火的好頭。從電影票房的井噴到消費市場的熱潮,一系列亮眼數據,無不彰顯著中國經濟強大的內生動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政策的精準發力,市場的積極響應,共同繪就了中國經濟生機勃勃的畫卷。
通過春節假期這一窗口不難發現,我國擁有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消費市場擴容提質基礎穩、潛力大。每一筆消費,都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投票,匯聚成推動經濟前行的強大動力。春意漸濃,中國經濟正以穩健步伐,邁向一路繁花。(央廣網評論員 牛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