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 聚焦文明交流互鑒
中新社鄭州9月17日電 (記者 孫自法 韓章云)以“文明交流互鑒·發展共創未來”為主題的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17日下午在河南鄭州舉辦,300余名中外專家學者圍繞論壇主題展開交流研討。
主論壇上,中央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中國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出席并發表主旨演講,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致辭,河南省省長王凱主持。
胡和平指出,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經濟地帶。舉辦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是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舉措,也是大力推進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重要成果。
樓陽生表示,河南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加強同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在主論壇主旨發言環節,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表示,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思想信仰,絕大多數都是在黃河流域形成的,說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根和魂、主根主脈是有根據的。
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杜維明視頻發言表示,大河文明屬于華夏文明,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希望此次論壇能成為一個文明對話的平臺,特別是推動世界各大河流域文明之間的對話,通過文明對話,產生對話的文明,為開創文明新形態作出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總結說,此次論壇是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紐帶,各國學者圍繞全球視野下的古代文明研究、華夏文明與世界文明對話等議題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推動了世界各大河流域文明的比較研究。
是次論壇由中國文化和旅游部、河南省政府等主辦,并設4個分論壇,分別是世界大河文明的多樣性與交流互鑒論壇、中華文明與黃河文化傳承弘揚論壇、“天地之中”(嵩山)——華夏文明與世界文明對話論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論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