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好局起好步 實干開啟新一年
央視網消息:新年伊始,項目動起來,經濟熱起來。各地出新政、簽新約,大工程紛紛開工,實干開啟奮斗的兔年。
上海:錨定發展目標搶占前沿未來領域
在上海,一批大項目開工或簽約,一系列發展新政策出臺,以重大項目搶先機,以協同治理開新局。今天(1月29日),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會同滬、蘇、浙兩省一市大數據管理機構、兩區一縣政府,深化示范區智慧大腦建設,推動跨省域公共數據共享共用。
不僅僅是信息暢通,上海第二條東西向交通大動脈的北橫通道正快馬加鞭,加快項目進程,力爭今年年底基本建成。通車后,比起以往走內環可以節約行車時間15分鐘到半小時。
廣東:重大項目開工簽約 成立專班推動早日達產
在深圳,今年首批重大項目開工儀式今天舉行,總投資約3295.3億元,涵蓋了產業、基礎設施、民生等領域項目共266個。在廣州,總投資超過6800億元的460多個重大項目在中新廣州知識城舉行開工、簽約儀式,主要涵蓋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健康、汽車產業鏈、人工智能及智能裝備等領域。
湖南長沙:瞄準超精密制造業 340個重大項目開工
今天上午,湖南長沙340個重大項目開工,預估總投資1951億元,涵蓋產業發展類、基礎設施類、社會民生和生態環保類項目,瞄準超精密高端制造產業基地、循環動力電池高端原材料產業園、冷鏈智能智慧化園區等項目建設。
江蘇:出實招強舉措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制造大省江蘇出臺12個方面42條具體措施,涵蓋財稅支持、強化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加大援企穩崗力度、幫助企業減輕負擔等,助力企業加速奔跑。
搶開局,促復蘇,各行各業都擼起袖子加油干。假期一過,各崗位上一片忙碌的景象。
福建廈門:搶抓開年新訂單 沖刺一季度“開門紅”
福建廈門多家重點企業緊抓產業發展新機遇,提高出海業務對接頻率,搶抓開年新訂單。
為推進實現一季度強勁開局,廈門出臺多項措施,圍繞資金、用氣、用電等生產要素,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激勵企業提早復工復產。
山東:分秒必爭 海鐵聯運班列的“搶七之旅”
面對驟增的外貿出口量,海鐵聯運班列成了主力軍。從外貿企業訂下空箱開始,到集裝箱裝上貨物再運到貨船上,船公司一般會給外貿企業七天的免箱期,也就是外貿企業免費使用集裝箱的時間,超過七天,外貿企業就要支付費用了。所以在海鐵聯運中,“搶七”非常關鍵。在山東黃島,鐵路、港口等部門爭分奪秒的接力跑每天都在上演,把外貿企業的各種貨物送上貨船,遠銷海外。
浙江寧波:節后開工 900艘漁船揚帆出海
同樣是起錨出海,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900余艘外海漁船今天離開碼頭,開啟兔年“第一捕”。此次出海作業的漁船主要捕撈小黃魚、鯧魚、帶魚等。第一批東海海鮮將趕在元宵節前進入市場。
河南滑縣:農技人員深入田間 保障小麥安全生長
眼下,正值春耕春管,河南滑縣組織了百余名農業人員查墑情、看苗情,采取有針對性的服務措施,確保冬小麥安全生長,為夏糧豐產豐收打下良好基礎。
繁忙的建設工地、高效的生產線、廣袤的田野,都亟待務工人員的回歸。各地多措并舉,讓工人們盡快返崗。
陜西:“點對點”務工專列再出發
昨天23時50分,K4258次列車從四川達州的宣漢車站緩緩駛出,這是今年加開的首趟秦巴山區“點對點”務工專列。這趟列車途經宣漢、萬源、紫陽等幾個川陜勞務輸出大縣,從秦巴山區開往長三角地區,被老鄉們稱為“致富專列”。自1999年至今,專列已開行25年,累計為156萬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出行服務保障。
山西運城:“點對點”運輸 保障務工人員就業
這兩天,山西運城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服務招聘會,采取外拓勞務基地、“點對點”運輸等方式,與省外就業崗位充裕的地區開展勞務協作,千方百計促進務工人員穩崗就業。
為全力做好企業春節后生產用工服務,山西河津市針對務工人員開展“點對點、一站式”運輸服務。一輛輛滿載務工人員的專車從河津出發,前往江浙滬一帶,保障務工人員返崗復工。
湖北襄陽:“鄉鎮企業”攬人熱 待遇不低受關注
隨著鄉村振興的推進,許多人選擇留在家鄉務工。今天,湖北襄陽的一場招聘會上,主角換成了當地近百家鄉鎮企業。雖說這些公司地處鄉鎮,但豐厚的待遇,受到不少求職者的青睞。
為了把務工者留在家鄉,當地的就業“選崗大篷車”,開進了當地各個工業園區,讓返鄉務工者實地探訪、考察,并挑選企業。
截至目前,選崗服務大篷車已經帶領3000余人對企業進行了實地觀摩。務工者通過網上登記和電話預約,送崗、接崗服務大篷車就會按時上門接送。(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