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文委員:科學精準迅速判定,對新冠感染者救治實施分級診療
黨的二十大報告鮮明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特別強調要“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這為醫療衛生系統抗擊新冠病毒、保健康防重癥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方向。從以防控為主到以救治為主,醫務人員又踏上救治奮戰新征程。要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實質內涵,為守護人民群眾健康筑起堅實屏障。
一是把最寶貴的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疫情防控政策調整不斷考驗著一線醫護人員的承受力。醫者仁心,會想方設法給予搶救治療,重癥和危重癥用藥也是應給盡給,確保醫療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二是科學精準迅速判定實施分級診療。為了保障急危重癥患者盡早得到救治,急診要嚴格執行分級診療,共分為四個級別,其中一級為瀕危,四級為非急癥。在接診過程中,必須實行分級診療,不能簡單地按患者先來后到順序救治,拖延甚至延誤危重癥患者的救治時間和時機。
三是大力提升急診患者承接能力、住院收治能力和重癥救治能力。每日調度急診和發熱的重癥患者收治情況,通過在院內建立重癥病區、建立亞ICU單元、暢通醫院-醫聯體間的轉診等一系列措施等,擴容醫院的整體收治能力,盡最大力量收治急危重癥患者,緩解急診和發熱門診的壓力。圍繞降低重癥、減少病亡開展研究,擬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共享危重癥典型病例診治病例,開展交流交叉交融學習,強化臨床醫師診治能力,讓重癥、危重癥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同時,開設病毒性感冒門診、線上開展診療和健康咨詢服務分流患者。
四是科學規范新冠病毒感染診療方案。醫療衛生系統必須整合重癥患者相關醫療數據、診治經驗,結合國內救治形勢及臨床實踐,基于國內外指南、共識及大型臨床研究證據制定規范化、標準化的診療方案。突出解決好基于臨床的簡化處理流程、患者入院當天評估標準、由病人呼吸支持強度實施分級等,提升診療救治效率和質量。
五是始終關心和維護醫務人員的救治力和戰斗力。把關心和解決每一位醫護人員的現實困難落到實處,倡導科室合理安排工作班次,配齊防護用具,及時發送防治藥品,提供營養配餐,維護醫務人員的戰斗值。
六是倡導接種疫苗。高齡老人免疫力低、體質弱,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從目前的臨床救治情況看,接種新冠疫苗是預防新冠病毒感染、降低新冠病毒重癥的有效辦法。符合疫苗接種條件、沒有接種禁忌的人群,提倡應打盡打,盡快接種“第四針”疫苗。
廣大醫務人員要把本職工作做好,即使自己淋著雨,也要撐傘為他人,用我們的醫療技術和醫學行為服務和保障好廣大患者,堅定必勝信心,交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