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京彩好評:“數字中國”讓經濟發展動能如“數”釋放
7月5日,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舉辦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充分展示數字中國建設最新成果,激勵社會各界為數字化發展和數字化轉型做好謀篇布局,激發大家共同參與數字中國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對新形勢下高質量推進數字中國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近五年,黨中央、國務院圍繞數字中國建設制定了一系列戰略規劃,相關部門扎實有力推動各項規劃實施落地,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提速換擋,為整體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更大動力。統計測算數據顯示,從2012年至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11萬億元增長到超45萬億元,數字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事實上,這是政府工作報告連續四次提及“數字經濟”,從2019年的“壯大數字經濟”,到2022年提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完善數字經濟治理”,數字經濟逐漸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
把準數字經濟建設正確方向。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有助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這個日益數字化的時代,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時代機遇、握牢發展主動權的戰略選擇。當前,世界已進入萬物互聯和人工智能時代,不管是互聯網、網絡購物、移動支付等耳熟能詳的,還是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經濟方式蓬勃發展,互聯網+、智能工廠、智慧農業等新模式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如今,數字經濟發展迅速,數字經濟正逐步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不僅如此,數字經濟還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要把握好新一輪產業變革新機遇,大力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就要立足中國國情、解決中國問題,尤其是在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對外開放深入推進的情形下,更要夯實經濟發展之基,贏得主動。
抓好抓實數字經濟改革創新。不管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的以前,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的現在,創新思維都不可或缺?梢哉f,改革創新既是干事創業的重要法寶,也是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奮斗目標的重要根基。我國數字經濟具有超大規模市場,數字應用場景豐富……這些都是我們發展數字經濟的優勢。但與此同時,我國數字經濟發展不平衡、不規范等問題凸顯。要補齊這些短板,激發強大發展動力。一方面,瞄準量子信息、網絡通信、集成電路、新材料等戰略性前瞻性領域,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牢牢把握自主權。另一方面,著力加快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揮數字經濟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引擎作用。
凝聚合力推動完善治理體系。當前,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數字經濟發展更是起到了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要讓數字經濟長期持續地為發展建設增益,就有必要完善數字經濟治理,減少負面影響。在注重規范數字經濟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健全數字經濟治理政策法規體系,加強協同治理,有效打擊數字經濟領域違法犯罪行為。此外,加快數字經濟立法,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并結合先進監管科技手段,提升數字經濟監管水平和效率。通過這些方式全面筑牢數字安全屏障,推動形成政府主導、多元參與、法治保障的數字經濟治理格局。
當前,數字經濟方興未艾,發展數字經濟意義重大。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強化人才支撐,有效拓展數字經濟發展,發揮好數字經濟的引領作用,為數字經濟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促進全人類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