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數字機遇 共謀合作發展(命運與共 全球發展倡議系列綜述)
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全球治理體系、人類文明進程影響深遠。
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2021年9月,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將數字經濟作為重點合作領域之一,進一步凝聚各方共識,推動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挑戰,共謀合作發展。
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推動世界經濟復蘇
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數字經濟仍逆勢增長,發展潛力和韌性進一步彰顯。2020年世界100強企業中,數字經濟企業平均增速達70%,比世界100強平均增速高出近40個百分點。
當前,各國競相制定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出臺鼓勵政策,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依托國內超大規模市場,中國數字經濟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在消費互聯網等領域形成明顯優勢,成為推動世界數字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在數字技術加持下,傳統產業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中國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
將數字經濟作為全球發展倡議重點合作領域之一,旨在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機遇,推動全球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成果,讓大眾在數字經濟發展中獲得更多幸福感、安全感。
“要堅持創新驅動大方向,點燃數字經濟新引擎,讓數字技術的成果惠及更多亞太地區人民”“拓展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新領域合作,共建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要開創中非合作新局面,擴大貿易和投資規模,共享減貧脫貧經驗,加強數字經濟合作,促進非洲青年創業和中小企業發展”……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八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等多邊場合,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數字經濟與數字經濟合作的必要性。
阿爾巴尼亞全球化研究所執行主任馬塞拉穆薩貝留表示,疫情給世界帶來嚴峻挑戰,創新已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中國高度重視創新驅動,不斷挖掘數字經濟發展潛力,對促進全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印尼佩利塔哈拉潘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阿萊克西斯杰馬杜認為,數字經濟必將為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復蘇發揮重要推動作用。各國應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姿態努力迎接這一重要發展機遇,在數字經濟合作中實現互利共贏。
消弭全球“數字鴻溝”
共享數字時代紅利
數字經濟發展為共享數字時代紅利提供了可能,但全球“數字鴻溝”也因數字經濟發展不平衡而不斷拉大。全球發展倡議強調要將增進人民福祉、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提升全球發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和包容性,不讓任何一個國家掉隊。
“5、4、3、2、1!”倒數剛一結束,盧旺達駐華大使詹姆斯基莫尼奧推銷的約1500公斤咖啡豆上架即被搶空。萬里之外,第一次圍觀中國電商直播的盧旺達咖啡農揮舞著手臂,發出喜悅的歡呼。詹姆斯基莫尼奧感嘆:“我甚至還沒組織好語言,咖啡就已經賣光了!”
從《金磚國家經濟伙伴戰略2025》到“中非數字創新伙伴計劃”,再到《關于落實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伙伴關系的行動計劃(2021—2025)》,中國以全面系統的規劃和行動幫助和帶動發展中國家發展數字經濟。
在突尼斯,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個海外中心——中阿北斗中心在精準農業、交通等領域為阿拉伯及非洲國家提供優質衛星導航服務;在盧旺達,中國農業大學牽頭開展“智慧漁業”產學研合作示范計劃,啟動中盧數字漁業示范項目,推動兩國數字農業領域友好合作;在泰國,華為投資設立5G創新中心,助力當地中小企業、初創企業、教育機構等提升數字技能;在印尼,騰訊云開設的云計算數據中心為當地提供云計算技術和產業數字化解決方案,以滿足相關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順應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數字經濟合作已成為南南合作新亮點。
東盟秘書長林玉輝表示,預計到2025年,東盟國家數字經濟將從2015年占區域GDP的1.3%提高到8.5%,相信中國的支持將為東盟數字化轉型注入新活力。
截至目前,中國企業參與了多條連接非洲和歐、亞、美洲大陸的海底電纜工程;已建設非洲一半以上無線站點及高速移動寬帶網絡,累計鋪設超過20萬公里光纖,幫助600萬家庭實現寬帶上網,服務超過9億非洲民眾。
非盟駐華代表拉赫曼塔拉奧斯曼感謝中國積極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通過數字技術加快脫貧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南南合作可以建設更有包容性和可持續的數字經濟”。
完善數字治理機制
挖掘經濟增長動能
世界經濟復蘇面臨嚴峻挑戰,世界各國更加需要加強科技開放合作,通過科技創新共同探索解決重要全球性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共同應對時代挑戰。與此同時,個別國家大搞科技“高墻”和技術封鎖,破壞了國際創新合作氛圍,阻礙了數字經濟正常發展。
數字規則體系是良好數字生態的制度根基。構建數字規則體系有利于維護多邊主義,打造數字命運共同體。
中國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機制合作,發布《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提出促進數字時代互聯互通倡議、《全球數據安全倡議》等,正式申請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為打造反映各方意愿、尊重各方利益的數字治理國際規則貢獻中國智慧,為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提供中國方案,讓數字文明造福各國人民。
在中國積極倡導和推動下,數字經濟合作成為撬動全球發展的新杠桿——
以數據帶動高水平融合,數字經濟成為全球科技與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帶來技術創新的正向整合,為各國經濟增長提供源源動力。杭州、深圳等城市已與國外城市建立了點對點合作機制,中國電商平臺助力全球中小企業開拓中國市場,讓數字經濟紅利惠及世界。
以創新驅動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將傳統貿易鏈條轉為統一聚合的市場,推動全球產業鏈創新發展。在意大利,中國為新港口提供自動化設備,加強了與歐洲、非洲的貿易對接,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引導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以智能引領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產業升級和跨越式發展的機會。中國深入推進“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合作,積極參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為彌合全球“數字鴻溝”添磚加瓦。
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盟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認為,完善全球數字治理機制,推動全球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對世界經濟復蘇和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中國一直以實際行動加強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期待中國為維護和完善全球數字治理機制、挖掘全球經濟增長新動能作出更大貢獻。”
把握時代發展脈搏,中國將堅定不移維護真正的多邊主義,倡導優化數字營商環境,發揮數字技術優勢,釋放數字經濟潛力,與世界各國攜手抓住數字機遇,共謀合作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