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飛天網評:交出一份學網、懂網、用網新答卷
“要建設網絡良好生態,發揮網絡引導輿論、反映民意的作用。”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如何維護網絡良好生態,用好網絡輿論,匯聚網絡力量等方面作出了深入論述,為廣大干部“學懂用”網提出了明確要求。面對新時代的新挑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依然具有鮮明的指導性和啟示性,我們要持續用力,走好網絡群眾路線,交出一份學網、懂網、用網新答卷。
匯聚網上網下力量。中國是一個網絡大國,從6年前的7億網民,到如今超10億的網民,發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前所未有。據悉,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并且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中國網民的人數還在持續增長。從這個角度而言,中國網民通過網絡發出的聲音,就是老百姓的聲音。各級領導干部不要以為網絡的聲音是虛擬的聲音,其實網絡背后也是一個個真實的民意關切。因此,各級領導干部既要聽取線下的群眾呼聲,也要傾聽網民的聲音。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程中,更需要全社會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國各族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要找出網民需求的最大半徑,構建網絡“同心圓”,匯聚網上網下各方面的力量。
走好網上群眾路線。黨員干部是為人民群眾服務的,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各級領導干部要第一時間感知,第一時間去抓好服務與落實。“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換句話說,黨員干部必須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干部要“圍著群眾轉”,老百姓上了網,各級領導干部也要及時跟進,要看看網友說了些啥,反映了啥問題,有啥牢騷與埋怨,無論是好的,還是批評的聲音,都要及時傾聽,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個層面都十分重視網友的意見建議。無論是大型的重要會議,還是涉及人民群眾切實利益的重大戰略決策,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都開啟了網絡民意通道。從“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在網上征求意見,到全國兩會召開前的“我給全國兩會捎句話”建言征集活動,還有最近開通“我為黨的二十大建言獻策”活動等,這些都是認真聽取民意呼聲的真實寫照。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
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對于人民群眾通過網絡反映的各種民意呼聲,各級領導干部不能只是當“收音機”聽聽就了事,也不能敷衍塞責,不痛不癢地回應,而是要真聽真做,立說立行,言行一致。“真聽”就是要對網民的意見建議多一些包容與耐心。對建設性意見要及時吸納,對困難要及時幫助,對不了解情況的要及時宣介,對模糊認識要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和糾正,讓互聯網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要把網民的意見當成一面鏡子,照一照自己的日常工作作風,照一照自己的能力水平,倒逼自己加碼加力,看看哪些地方工作做得不到位,哪些地方要盡快改進提升,始終保持一種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張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