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長: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新網重慶8月27日電(記者 張燕)在此間舉行的2019智博會數字經濟百人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志軍稱,當前世界經濟已經進入新舊動能轉換期,數字經濟作為推動經濟復蘇的新動能、新引擎,已是全球共識和大勢所趨。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2018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約占GDP比重超過了30%,位居全球第二位。
今年上半年我國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成效明顯,創新活力得到有效激發。一是數字產業化穩步發展,信息通信業發展勢頭平穩,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信息服務業同比增長68%,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5G牌照已經正式發放。
二是產業數字化加快推進。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進入加速發展期,目前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設備連接數量平均已達到60萬臺,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69%和50%,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成效明顯,網絡化、協同制造、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
三是創新環境不斷優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進,企業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民營和中小企業發展活力不斷增強。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深入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按照“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持續推進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戰略等重點建設,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技術創新,強化數字經濟發展動力。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推動重大科研設施、基礎研究平臺等創新資源開放共享,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著力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二是升級基礎設施,夯實數字經濟發展支撐。加快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提升網絡性能和速率,開展IPv6網絡就緒專項行動,加快推進5G商用部署,加快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動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三是深化融合應用,拓展數字經濟發展空間。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通信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工業、農業、服務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培育新應用、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打造新的增長點,激發新動能。
四是促進國際合作,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實行更加積極的開放戰略,全面深化開放合作,拓展新的開放領域和空間,提升國際合作的水平和層次,以高水平開放合作推動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全球協同發展,實現互利共贏。